1.持續動態的能源三重困境
2023年,可負擔能源、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這三個關鍵驅動因素之間的動態關系顯而易見,因為能源可負擔性和安全通常比轉型更突出。2024年,歐盟以及英國、美國等都將舉行一系列選舉,這些國家都有大型海上風電項目。能源轉型以及海上風電開發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這些選舉的結果。
2.堅實的基礎
盡管圍繞海上風電開發速度存在問題,但對供應鏈的長期樂觀情緒是建立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宣布的海上風電部署目標之上的,在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政策的推動下,這些國家205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950GW以上(不包括中國)。從2023年底的近75GW裝機到2030年底的220GW試運行,我們預測到2035年,全球海上風電容量將增至440GW以上。不包括獨特的中國市場,2023年的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38GW左右,到2030年將超過150GW,到2035年將接近350 GW??傊谥袊酝?,我們預計2024年至2035年間,全球將安裝21000多臺海上風機。
3.核心市場=好機會
英國、歐洲(德國、荷蘭、法國、丹麥、波蘭等)、美國和亞洲(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的核心海上風電市場仍有充足的合同和計劃項目容量可供開發。
4.澳大利亞和南美的潛力
澳大利亞正在尋求為維科特里亞、新南威爾士州和西澳大利亞州附近的一些數十億瓦的場地(固定式和浮式)確定開發商,以便在未來十年內投入使用。在南美洲,巴西和哥倫比亞是新興市場,正在發展許可框架和海上風電機會。除了澳大利亞和南美,我們預計歐洲北海、波羅的海、地中海和大西洋水域也將出現新的商業規模市場。
5.通貨膨脹和高利率
在去年同期準備的2023年預覽中,我們評論道,“通貨膨脹和供應鏈中斷將導致項目延遲,甚至可能取消?!?023年,美國和英國等關鍵市場的幾個大型項目確實被取消和推遲。然而,我們注意到參與海上風電采購的各個機構所采取的務實行動。行動包括提高英國的CfD定價,允許項目以更高的費率和/或美國的通脹指數定價重新投標海上風電采購。這些延遲對于解決海上商業模式中的一些根本挑戰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定價方面向底部的競爭對開發商和供應鏈來說是不可持續的。有跡象表明,2024年海上風電市場將趨于穩定。
6.中國供應鏈向境外擴張
盡管存在一些引人注目的阻力,但中國基金、電纜和風力渦輪機原始設備制造商正在增加其在亞洲和歐洲市場的影響力。隨著歐洲和美國的海上風機原始設備制造商經受住了一些強大的財務阻力,并專注于從現有的風機平臺中創造價值,中國原始設備制造商繼續開發更大的風機,以滿足許多歐洲和美國項目開發商的20兆瓦及以上的規劃愿望。中國原始設備制造商為國際供應鏈中的公司提供了一個新的客戶機會。
7.固定式施工船舶最終投資決定(FID)的不確定性
隨著安裝固定式風機和基礎的需求增加,我們看到能夠安裝最大單樁和渦輪機的船舶供應正在收緊。新的船舶正在建造中,將于2023-2026年交付,一些船只已經升級。但是船東會接受船舶FID嗎?我們看到,在需求、日費率和合同條款讓船東相信船舶投資將獲得所需回報之前,短期內達成的新造船活動相對有限。2023年,鋪纜船領域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訂購活動,少數船舶訂單在簽訂大量合同后落地。更大的渦輪機、更大的升壓站和不斷增加的傳輸距離已經改變了鋪纜船的技術驅動因素,但我們看到鋪纜船船東和基礎和風機安裝商面臨著類似的挑戰——需求、日費率穩定性和合同條款都需要在FID之前與船東的期望保持一致。
8.浮式風電商業化
到2023年底,浮式風電將略高于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0.5%(不包括中國)。到2030年,浮式風電的份額預計將上升到4%以上(約6.5GW),到2035年將上升到18%以上?;顒宇A計將集中在韓國、英國、挪威和美國,歐洲和亞洲也有一些市場。為了達到這些預測數字,發展供應鏈仍需要大量工作。開發和投資的關鍵領域包括下部結構概念數量的合理化、下部結構生產、組裝和儲存港的工業化、系泊系統組件制造、安裝船供應、動態海底電纜制造以及主要組件維修和維護解決方案。
9.資金的可用性
我們提到了高利率,這是供應鏈中開發商和公司報告喜憂參半的財務業績的一個因素。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對包括?rsted、Iberdrola和Vattenfall在內的公司的項目取消、延期和減值的反應,以及包括但不限于西門子在內的大型渦輪機原始設備制造商的損失,都是備受矚目的頭條新聞。因此,我們不僅繼續監測債務成本,還繼續監測海上風電領域的融資可用性。這一點與我們早些時候的評論有關,即政府機構接受必要的價格和支持上調,以及利率的通貨膨脹指數化,以使項目可贏利。2024年無疑是項目融資的重要一年。
10.氫能之年?
氫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推動者。海上風電項目非常適合為生產氫氣的電解槽供電。我們預計,將開發更多的風電場,僅為電解槽供電,而不會連接到公用事業輸電網。我們不僅在已經在開發此類項目的歐洲市場看到了潛力,在墨西哥灣租賃有助于支持氫氣生產的美國也看到了潛力。
盡管行業內存在一些重大的持續挑戰,但我們堅持我們的立場,即海上風電將成為能源供應鏈中一個不斷增長的元素,補充天然氣、核能和其他可再生技術。世界將繼續需要更多的能源,而這將越來越多地以電力的形式出現……海上風電將繼續支持這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