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近2000個房建和市政建設工地復工復產
晨光中,千臺塔吊隨城市“動”
武漢順豐電商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塔式起重機沐浴著火光,一架飛機迎著初升的太陽飛過
華中·中交工程樓頂,塔機高空作業
順豐武漢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吊車司機黃永生
在武漢長江航運中心項目的屋頂上,司機李康祥駕駛著駕駛室中的塔吊在海拔380米的高空開始一天的工作
陽光下的江漢七橋漢口港建設工地
武漢長江航運中心項目樓頂,塔吊緩緩轉動,一天施工開始
清晨5點,光線穿透云層。位于中國三工局承建的順豐武漢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建設工地——東西湖區,吊車司機黃永生頂著朝陽爬上40米高的塔式起重機。從駕駛艙的窗戶往外看,一架飛機正在“穿過”緩緩升起的太陽。
順豐武漢電子商務產業園致力于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智慧物流核心樞紐,建筑面積近22萬平方米,相當于近31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在這片機器轟鳴的熱土上,750多名建筑工人正在努力建設吊車,15臺塔式起重機和5部施工升降機24小時運轉準備材料。
黃永生高興地說:“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每天和朝陽一起上班,塔吊移動,城市移動。”
此刻,沉寂了一夜的江漢七橋工地上,四面八方涌來了人,打卡、掃碼、測體溫。
吊梁司機和“00后”男孩唐昊跟著人群走進江漢七橋漢口港的施工現場。在晨光,他正在操作國內首次開發使用的重型大角度爬升100噸梁式起重機,他操縱搖臂連續運輸各種橋梁構件和軌道。
中鐵大橋局承接的工程進展很快,起重機在節點間向前推進。幾個月后,江漢七橋將實現鋼桁拱中跨合攏。唐昊將在漢江中心的河對岸與他的同事會面。
6時30分,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中交二航承建的華中·中交城項目施工現場,“90后”塔機司機譚世輝乘電梯前往33號樓走下跑道,系好安全繩,爬上15米鋼管架吊車公司,進入200米高的塔吊駕駛室。
譚世輝說,他喜歡這份工作,喜歡從空中俯瞰這座城市。在海拔200米的地方,他看到了一個多月的城市變化:“人多車多,旁邊的永旺商城進出的人也很多。隨著人,城市變得活躍起來。”
與此同時,在漢口沿江大道,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漢長江航運中心一號工程主體建筑正在進行屋面鋼結構安裝。同樣是“90后”的吊車司機李康祥迎著朝陽,乘坐工程電梯到達62層,登上336米高的屋頂,爬上了40米高的塔大力起重機。他在海拔380米的高空工作,在云端,長江兩岸盡收眼底。
“4月2日武漢吊車司機,我正式復工,登上塔式起重機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動。” 李康祥說。“左擺臂,右擺臂,上鉤,下鉤……”他在對講機里仔細聽著塔吊指揮員的命令,一一操作。這是他最信賴的聲音——與他搭檔的鶴司令,是他的父親李承貴,父子倆已經搭檔兩年了。
目前,武漢近2000個房建和市政建設工地已全面復工復產。每天早晨武漢吊車司機,成千上萬的塔吊在晨光中與城市一起“醒來”。
撰稿人/長江日報記者陶長寧 王慧春 通訊員鄭倩 劉文靜 于雅娟 吳勝元 劉超
攝影/長江日報記者 李永剛 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