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2020年的熱詞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預期,達到130萬輛,同比增長近8%。“2021年會有更大的驚喜,汽車銷量增速有可能超過30%,達到180萬輛。”2020年12月11日,在工信部召開的媒體交流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勝基說。
買車后,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充電問題。充電樁進入市場難,一直是困擾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的難題。其中,電力設備的擴容成為熱門話題。早在2000年,我國就取消了電力擴容費。“用戶申請用電或增加用電容量的,除委托供電部門自行設計、建設供電項目外吊車出租,供電部門除補貼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但近日,有市民通過成都網絡治理與社會呼吁平臺反映,在自家停車位安裝充電樁時,物業提出收取數千元的“擴容費”。這樣的收費合理嗎?安裝充電樁需要支付擴容費嗎?有什么規則要遵守嗎?
1
有的付2000,有的付5000
物業:擴建費其實就是“設備占用費”和“維護費”
31天零一個月,王女士最終選擇支付2000元為她的愛車安裝充電站。
2020年10月搬進天府新區海倫天路社區后,王女士一直在考慮買車上下班。“最后選擇了混合動力車吊裝費,省油又環保。停車位旁邊有個立柱,充電很方便。4S店說只要安排好計價器和接線,設備可以在家里免費安裝。”
12月10日,王女士取車。從那天起,她就開始與物業溝通充電樁。
“物業表示,目前小區的電力負載能力是足夠的,但如果大家都開始安裝充電樁,未來顯然會‘超載’。因此,安裝充電樁時會擴大現有電路,并且需要2000元的擴容費。” 王先生告訴記者,目前社區內只有一家公司安裝了充電樁,并支付了擴建費用。“我咨詢了電力部門,擴容費早就降下來了,那2000元是干什么用的?”
2021年1月10日,王女士向該物業支付了2000元的擴建費用,并取得了《物業同意書》。1月11日,國網工作人員到小區安裝電表等設備。安裝充電樁。
記者致電海倫天祿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區建設之初并未考慮新能源汽車的用電負荷。“目前社區為居民用電,充電樁的用電負荷與居民用電容量不匹配,所以涉及用電,主要用于供配電維護小區內的設施,擴容成本根據業主充電樁的伏特來確定。”
與王女士相比,居住在高新區中德英聯邦社區的于先生為自己的愛車安裝充電樁支付了5000元。“總不能總在外面充電吧,在外面充電不僅有電費,還有停車費,想了想,咬咬牙還是交了。” 于先生告訴記者,他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5000元。
記者致電于先生居住的中德英聯邦社區的管家歐女士。據她介紹,5000元的“擴建費”實際上是“設備占用費”和“維護費”。“以B區一棟樓為例,目前1-5層的電表已經接入,如果要安裝充電樁,必須接入更高的樓層。因為涉及擴容,我們需要安裝一系列設備,保證用電安全。,所以會有設備占用費和維修費。”
2
市發改委:暫無監管政策
不同施工情況造價不同
記者從國家電網獲悉,目前低壓住宅用戶不收費,但用戶需自行承擔設計、施工和線路耗材的費用。“一般來說,用戶提交申請后,我們會走訪審核,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安裝方案。整個安裝過程中的設備材料和施工費用是業主和施工單位之間發生的,國家電網也沒有相關收費。”
那么吊裝費,社區應該收取多少“設備安裝費”和“維護費”呢?記者咨詢了成都市發改委要素價格控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設備安裝費”和“維護費”是要收的,但物業也要“公開透明”。
“我們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和研究。考慮到目前大部分社區的電力負荷能力有限,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廣泛使用,我們難免會遇到‘用電不足’的情況。此時,我們需要擴容吊車公司,擴容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設備、維護等環節成本,不同建設條件下成本不同,市發改委暫未出臺相關價格規范政策。”
但業內對“擴容費”也有不同看法。成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告訴記者,大部分安裝“慢充樁”的新能源汽車功率低、壓力低。“一個‘慢充樁’功率6千瓦,約7千瓦,相當于幾臺空調。”
有物業人士告訴記者,成都目前正在試點“一體化建設、統一管理”的模式,對于想要安裝充電樁的個體居民來說,這可能是一種更加成熟的使用模式。“一是明確安全生產、專人安裝或4S店安裝的責任,發生事故誰來負責?在統一施工、統一管理模式下,有安裝經驗的公司統一設計安裝,二、統一施工、統一管理,避免無序施工,防止車庫成為“蜘蛛網”。最后,統一建設和管理模式采用智能控制、分時、錯開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