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氫能網獲悉,8月1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惠州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其中氫能方面指出:
建設綜合能源加注站。結合城市建設和油氣電管網發展, 因地制宜布局建設城市加油站、充電基礎設施、液化石油氣配送 15 站、油氣氫電綜合加能站,引導傳統化石能源與新能源融合互補發展;
推動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儲能等新興能源發展;
鼓勵開展核電 供熱、制冷、制氫等綜合利用示范;
打造氫能制儲運產業集聚區。促進傳統的能源、重工業、 化工企業布局高附加值綠色環保的氫能產業,以氫能產業為新動 能轉型方向之一,結合天然氣摻氫、氫冶金和氫化工,打造貫穿氫能產業鏈的生態體系,探索合理的氫能商業化路徑,推動建立氫能制儲運產業集聚區。
?——構建多元化氫能供應體系。依托石化園區產業集聚優 勢,推進工業副產制氫、核電制氫與氫能利用一體化。鼓勵有條 件的光伏發電、風電等項目按照國家行業標準和規范建設制氫設 備,擴大氫能利用規模。支持海上風電柔直送出與制氫綜合開發 示范工程。?
——推動氫能儲運示范應用。引導各方主體全面參與,拓展 氫能應用場景,探索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如客車、物流車、工程車、專用車、重型卡車)和氫能儲能的示范應用。支持開展30兆帕及以上高壓氣態氫、液氫和管道輸氫等氫能儲運技術示 范,實現特殊場合高安全、高效、高密度固態存儲和運輸。謀劃建設加氫站,探索建立加氫站現場制氫、儲氫、加注一體化應用模式。
氫能:推進工業副產制氫、核電制氫與氫能利用一體化,探索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和氫能儲能的示范應用,謀劃建設加氫站,推動建立氫能制儲運產業集聚區。
規劃發展核電裝備 和核電下游產業,引進光伏面板、風電風機、氫能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設備制造項目;探索推動海水淡化及電解水制氫、氫能利用產業發展;爭取發展LNG-天然氣制氫-冷能捕集 CO2-CO2利用產業鏈及冷能利用產業,切實建設成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和能源科技創新中心。
積極發展電解制氫、核電小型堆、海水淡化等具有潛力的新興能源科技。
促進各領域終端能源消費低碳化、零碳化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推動電能替代、氫能替代關鍵技術研發。
謀劃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合理規劃充電樁、加氫站,建設智能交通燈、 潮汐車道、停車引導等智慧交通應用系統,穩步推動新能源車輛對燃油貨運車輛替代。
原文鏈接:《惠州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