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夫榮
編輯/ 瓦叔
資本市場對發電公司是二手吊車的熱情繼續高漲。
9月1日,華能國際股價延續漲勢,一度觸及漲停。近一個月以來,這家公司股價累計漲幅已高達55%,6.11元是二手吊車的最高價亦創近兩年新高。
而反觀其上半年財報,華能國際實現凈利潤42.82億元,同比下降25.3%。
作為中國最大是二手吊車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華能國際股價的逆勢上漲,是多家發電公司近期表現的集中體現。
冰火兩重天。當股市烈火烹油之際,炎炎夏日中,在中國南部的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電企業卻遭遇“零度極寒”。
8月30日,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布2021年9月月度交易結果,月度集中競爭交易價格為“0”。
這個數字延續了廣東電力交易中心近來的價格頹勢:需求方平均申報差價從幾分,到幾厘,再到幾毫,直至最近這次申報價差為零。
發電企業參與月度集中競爭交易價格的興趣也明顯降低,交易量低于需求量便是表現。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9月集中競價需求電量為45.3億千瓦時。而交易結果出爐,成交量為36.54億千瓦時,需求方成交比例僅80.71%。這表明已有電量不參與月度交易。
量價齊跌折射出發電公司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甚至很多企業已然虧損。“越發越虧”已經成為發電企業共同面對的魔咒。
8月12日,大唐國際、北京國電電力、京能電力、華能集團華北分公司等11家燃煤發電企業聯名向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遞交了一封名為《關于重新簽約北京地區電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年度長協合同的請示》的文件。
這份請示提出,今年以來,隨著全國燃煤價格大幅上漲,6月長協煤炭價格同比上漲312元/噸,漲幅56.9%;七月長協煤炭價格同比上漲374元/噸,漲幅65.3%,8月上漲趨勢仍然持續,達到歷史高位。
京津唐電網燃煤電廠成本已超過盈虧平衡點(僅考慮燃料成本情況),與基準電價嚴重倒掛,燃煤電廠虧損面達到100%,煤炭庫存普遍偏低,煤量煤質無法保障,發電能力受阻,嚴重影響電力交易的正常開展和電力穩定供應,企業經營狀況極度困難,部分企業已出現了資金鏈斷裂。
雪上加霜的是,電力需求卻在持續上漲。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社會用電量達到4.7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6%。
這11家發電公司稱,京津唐燃煤電廠在煤價突漲且持續高位運行等市場發生嚴重異常的情況下,已無力完成2020年12月簽約的北京地區2021年10-12月電力直接交易和2021年3月簽約的北京地區2021年10-12月電力直接交易。
因此,請示中建議依據發改委的指導意見,允許市場主體實行“基準價+上下浮動”中的上浮交易電價;促進重簽北京地區電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年度長協合同,上浮交易價格;京津唐電網統調電廠優先發電權計劃中“保量競價”未能成交部分,執行各區域基準價等建議。
其實,已有地方政府率先做出了調整。寧夏、內蒙等地已發文將煤電月度交易交割在基準價基礎上上調不超過10%。
寧夏發改委8月11日發布《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2021年電力直接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稱有序放開煤電企業優先發電計劃,允許煤電交易價格上浮,煤電月度交易價格在基準價(0.2595元/千瓦時)的基礎上可以上浮不超過10%。執行期限為2021年8-12月。
內蒙的調整則更早。
今年7月,內蒙古工信廳、發改委發布《關于明確蒙西地區電力交易市場價格浮動上限并調整部分行業市場交易政策相關事宜的通知》,文件稱火電行業陷入“成本倒掛發電、全線虧損的狀態”已嚴重影響到了蒙西地區電力市場交易的正常開展,并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及電力平衡帶來重大風險。
因此,允許蒙西地區電力交易市場交易價格在基準價(每千瓦時0.2829元)的基礎上可以上浮不超過10%(上限為每千瓦時0.3112元)。
“上浮不超過10%”,是兩年前發改委出臺的政策給出的上浮限幅。
2019年10月25日,發改委曾發布《關于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這份指導意見提到:為穩步實現全面放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目標,將現行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機制改為“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價格機制。基準價按當地現行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確定,浮動幅度范圍為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對電力交易中心依照電力體制改革方案開展的現貨交易,可不受此限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市場發展適時對基準價和浮動幅度范圍進行調整。”這句話則為打開上浮限幅留下了余地。
可以預料的是,越來越多省份將會加入到上浮10%范圍。如果上浮10%仍然解決不了問題,政策甚至可能打破10%的上浮限幅,以保證發電企業依然擁有利潤,同時充分運用價格杠桿緩解電力供需矛盾。
這一趨勢的另一個佐證是,6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回復網友留言時指出,下一步將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逐步緩解電價交叉補貼,使電力價格更好地反映供電成本,還原電力價格屬性。
緊接著,7月29日,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指出為了適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電力市場加快建設、電力系統峰谷特征變化等新形勢新要求,持續深化電價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決定價格作用,形成有效的市場化分時電價信號,要求各地結合當地情況積極完善峰谷電價機制,拉大峰谷電價。
此舉一方面旨在促進用戶側儲能發展,另一方面也透露了促進電價傳導到用戶側的信號,完善市場化電力用戶價格形成機制,強化分時電價機制與市場交易規則相銜接,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完善峰谷電價機制,推動建立尖峰電價機制,從而服務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無論是7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還是部分省(市)允許煤電成交價格較基準價上浮,都透露出電價體系市場化的強烈信號。
這便也解釋了資本市場出現的怪現象:一邊,發電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加重,另一邊,發電公司的股價卻能逆勢狂飆。
END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吊車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