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一線動態】凝心聚力爭朝夕,施工大干正當時
進入八月,蘭州依然驕陽似火,熱浪滾滾,在承建的蘭州至張掖三四線鐵路中川機場站改擴建施工現場,百名施工人員正在揮汗奮戰。蘭州至張掖三四線鐵路,東起甘肅省蘭州市,向西經過武威至張掖市,全線長約518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鐵路建成后,將完善甘肅省西部地區高速鐵路網布局、促進甘肅省河西走廊快速客運通道的形成。其中,中川機場高鐵站位于蘭州市蘭州新區中川鎮,為新建鐵路蘭州至張掖三四線起點站,改擴建后將進一步滿足旅客承載力,使站坪容量得到相應提高,并實現航空、高鐵、城際列車零距離換乘,對機場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將為促進蘭州市旅游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更好的服務“一帶一路”建設。7月8日,蘭張三四線鐵路中川機場站改擴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在全國抗擊防范新冠疫情的大形勢下,項目開工就面臨著征地拆遷協調困難、各專業交叉施工、飛行區不停航施工、高溫長雨季極端惡劣天氣施工作業、勞工人員緊缺等實際問題,再加上嚴密防疫措施,加劇了施工難度。項目部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沒有退縮,而是疫情防控與項目建設兩手抓、兩手硬。開工前便多方協調,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制定可靠的管理制度,強化重點區域管控。同時,對進入施工區域的每一個員工進行掃碼登記、測量體溫,還積極儲備防疫物資。不斷優化施工計劃、合理安排工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
本次中川機場站改擴建涉及地下一層軌行區及站臺層改擴建工程,以及出地面風亭及疏散樓樓梯附屬工程,合計長度529.235米。拆除既有設備房3310平方米,改造為公共區站臺,公共區站臺有效長度增加到450米,滿足既有城際8節編組與高鐵16節編組同時停靠的使用要求。自項目啟動建設工作以來,項目所有參建者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征服了一個個困難,取得了一次次突破……項目前期,項目部在工程策劃上下功夫,充分結合工程特點、工程環境以及建設成本實際情況,制定項目管理目標,做到事前有計劃,事中有控制,有效節約建設成本和時間成本。項目建設中,項目管理人員在思想上高度一致,擰成一股繩,采取科學有效措施來確保項目工期目標。通過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逐項分解工作任務,精確歸責落實到人。項目經理余仕江經常是白天忙現場、晚上開碰頭會,帶領全體項目部人員一鼓作氣,克難奮進,把許多“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任務變成了“可能”。工期緊,任務重,安全風險系數大。如何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也是蘭張三四線鐵路中川機場站改擴建項目需要攻克的難題。特別是項目施工高峰時段,項目現場多專業同時交叉作業,增加了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中川機場站改擴建在施工高峰期時,我每次值班都是一早就進入到了施工現場,旁站守著施工人員作業,一守就守到下午,中午有時就蹲在工地上吃個盒飯又接著干,可能是精力高度集中,緊盯著現場以免發生安全事故,一天站下來其實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項目部年輕的工程師張天賜說道。正是得益于項目部切實抓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嚴格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各項施工有條不紊順利推進,各階段工期目標得以穩步實現。目前,機場站改擴建施工正有條不紊進行。工地上的地面溫度超過40℃,施工人員頭頂驕陽,揮汗如雨。為了避免工人中暑,項目部后勤部門已買來人丹、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品,配上專職服務人員及時給員工送上中藥涼茶和飲用水。并且,他們還調整作息時間,搶抓早晚作業,盡量錯開中午上工地。“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為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項目建設的作用,蘭張三四線項目部在項目建設之初就切實把支部建設在項目上,讓黨旗飄揚在工程一線上。事業發展需要旗幟引領,黨支部書記黃敬是多年的優秀黨員,在抓項目帶隊伍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他每天帶著項目管理人員深入現場,了解現場的每一個作業環節,做到工作著力點在一線,落實決策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而在大家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他常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來確保這支隊伍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項目部的老黨員陳長書,雖已是“戰斗”二十多年的老同志,卻從來不“倚老賣老”,值班守夜從來不含糊,風吹日曬雨淋也無絲毫怨言。他還常常將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年輕同志們傾囊相授,充分發揮好“傳、幫、帶”作用,用行動詮釋了老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回顧蘭張三四線鐵路中川機場站改擴建項目建設歷程中的每幀畫面,有晨曦中的出發,有星空下的轟鳴,有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有陽光下黝黑的面龐……建設者們始終以奮發有為的姿態,篤定前行。
長按 掃描二維碼,將二司裝進口袋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吊車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