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動5G應用是吊車型號的相關部署要求,拓展能源領域5G應用場景,探索可復制、易推廣是吊車型號的5G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支撐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未來3-5 年,圍繞智能電廠、智能電網、智能煤礦、智能油氣、綜合能源、智能制造與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建設一批5G行業專網或虛擬專網,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易推廣是吊車型號的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研制一批滿足能源領域5G應用特定需求的專用技術和配套產品,制定一批重點亟需技術標準,研究建設能源領域5G應用相關技術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和安全防護體系,顯著提升能源領域5G應用產業基礎支撐能力。
以“智能電廠 5G”為例,《方案》要求研究面向智能電廠的 5G 組網和接入方案,開展電廠 5G 無線網覆蓋建設,綜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在確保電廠安全前提下,以需求為牽引,搭建適應電廠復雜環境的全域工業物聯網和數據傳輸網絡。開展基于 5G 通信的工業控制與監測網絡升級改造,實現生產控制、智能巡檢、運行維護、安全應急等典型業務場景技術驗證及深度應用,在火電、核電、水電和新能源等領域形成一批 5G 典型應用場景。
在“智能制造與建造 5G”上,《方案》提出,基于 5G 網絡,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能源裝備制造和工程建造領域的全面應用,重點開展能源裝備智能制造、施工現場信息采集、工地作業、遠程監造、工地安全等典型業務場景的 5G 深度應用,提升能源裝備制造智能化水平和工程建設效率。
同時,《方案》要求,研制一批滿足能源領域5G 應用特定需求的專用技術和配套產品,制定一批重點亟需技術標準,研究建設能源領域 5G 應用相關技術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和安全防護體系,顯著提升能源領域 5G 應用產業基礎支撐能力。
《方案》具體提出,一是研制一批關鍵共性技術;二是研制一批場景配套專用技術和產品;三是研究建立能源領域 5G 應用技術標準體系;四是推動能源領域 5G 應用技術測試驗證;五是支持建設 5G 應用相關技術創新平臺。
在加大相關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方面,《方案》要求推進基礎資源共建共享,同時構建 5G 應用安全保障體系。
方案還提出,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投資帶動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有序推動能源領域5G應用創新示范。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和企業,因地、因業制宜地開展能源領域各類5G應用試點示范,在技術創新、配套產品、商業模式、發展業態、體制機制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試。
《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文件原文鏈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