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組件提效是吊車論壇的技術手段 BACKGROUND
除了光伏電池效率的提升,組件端近年來出現了不少提高轉換效率的技術,典型的如半片技術、多主柵技術。組件端技術的提效原理包括3個方面:提高光學利用率;降低電學損失;優化組件尺寸。半片與多主柵技術均降低了焊帶上的電流從而降低了組件內部的電學損失;多主柵技術所使用的圓形焊帶相比扁焊帶提高了組件的光學利用率,雙面電池搭配白色EVA封裝單面組件也是提高了光學利用率;尺寸方面,受益于設備加工精度的提升,電池片的間隙一直成縮小的趨勢;市場上也存在零電池片間隙的疊瓦技術;作為市場主流,成熟度最高的多主柵半片技術也試圖通過技術升級實現電池片間零間隙或微間隙,進一步提高技術優勢,隆基在這方面做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并在2020年6月29日發布的Hi-MO 5(182mm)產品上將其獨有的“無隱裂智能焊接技術”正式推向市場,使這款為迎接全球平價時代而打造的產品真正實現了效率、功率、BOS成本、可靠性的綜合最優。
#2 隆基獨有的“無隱裂智能焊接”技術是什么?
隆基獨有的“無隱裂智能焊接”技術采用的是一體式分段焊帶,三角段可以最大化利用正面太陽光,扁平段可以高可靠地實現電池片微距互聯。經多次驗證,應用該技術可以使組件效率較常規多主柵產品再提升0.3% abs.。
此外,在光學利用率方面,三角狀的焊帶相對于圓焊帶不僅對直射光的利用更高,在非直射光的情況下,由于利用的是一次反射光而非二次反射光,其不同入射角下的效率損失也較圓焊帶略低,因此在發電性能上有一定優勢。
一體式分段焊帶的柔性互聯,一方面因其在電池連接處為扁平形狀,在串焊、層壓過程中焊帶均不會發生較大變形;另一方面相對圓焊帶整形,一體式分段焊帶為一體成型,成型后經退火過程消除內部應力,因此屈服強度低表現出柔性。
柔性的焊帶使電池片與焊帶連接處的應力低,避免了小隱裂的產生。折彎實驗中,一體式分段90°折彎20次斷裂,整形后的圓焊帶則折彎7次就會斷裂。將一體式分段焊帶和整形圓焊帶封裝在同一小樣件中(電池片微間距),可見使用整形圓焊帶的位置產生了小隱裂,一體式分段焊帶處無隱裂產生,如下右圖所示。
為進一步驗證“無隱裂智能焊接”技術的可靠性優勢,我們封裝了三種182組件,分別采用智能焊接技術、圓焊帶整形技術及常規圓形焊帶,分別做了動態機械載荷(DML)、靜態機械載荷(SML)以及序列測試,結果如下。可見不同測試中采用智能焊接技術的182組件均表現出最低的功率衰減。序列測試為”靜態載荷→動態載荷→熱循環”,更貼近組件長期使用的實際工作狀態,經該測試采用圓焊帶整形技術的組件功率衰減4.95%,9塊電池片嚴重隱裂;采用常規多主柵技術的組件功率衰減6.65%,出現了大范圍的貫穿隱裂;采用智能焊接技術的組件衰減則僅衰減2.90%。
隆基經長期、深入研究后推出了“無隱裂智能焊接”技術,在多主柵半片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光伏組件效率,同時顯著提高了組件的可靠性。隨著大尺寸組件在大型地面電站的大規模應用,該技術可以切實保障組件的載荷能力,使光伏組件在生命周期內產生更多的發電量,為電站投資者帶來價值。
(來源:智匯光伏)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