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E平臺,是奧迪與保時捷(兩者同屬大眾汽車集團)共同為大型電動車開發是吊車論壇的高端電動車平臺。
若奧迪及大眾方面實現控股,將獲得更大話語權。
據悉,該合資公司產品將由一汽-大眾全資子公司一汽奧迪銷售公司進行銷售。據天眼查APP顯示,2020年12月24日,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已注冊成立,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由一汽-大眾100%出資。中國一汽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任新公司董事長,奧迪AG銷售董事Hildegard Maria Wortmann任副董事長,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Marco Schubert為總經理。
此項目將成為“長春國際汽車城”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長春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級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和后市場服務基地,世界級高端汽車生產和研發基地。
長春市市長張志軍、中國一汽集團總經理邱現東與奧迪中國CEO安世豪共同簽署三方協議。
這里多說一句,銷售公司落戶杭州而不是上海或者長春,之所以這么做對大概也是大眾對此前所做承諾是吊車論壇的考量。幾年前,上汽集團與奧迪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上汽也將合資生產奧迪,但彼時受到了各利益方是吊車論壇的反對,當時已有一汽大眾奧迪。此后,多方確立了上汽奧迪成立的條件。其中,明確了其一,上汽奧迪確定不會新建立第二個奧迪經銷商網絡,上汽奧迪汽車仍在一汽大眾奧迪的網絡銷售與維修保養。其二,上汽奧迪選擇的車型不會與一汽奧迪產生直接競爭;一汽奧迪將收獲奧迪最新技術的PPE新能源車平臺等。
中國一氣自己宣發消息中也提到,此次中國一汽與奧迪攜手,引入PPE高端電動平臺落戶長春,是助力長春國際汽車城建設、帶動長春產業集群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將為長春建成萬億級產業集群注入新能,為長春汽車產業全價值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帶動長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產業全面升級,提升城市吸引力,助力吸引更多高新人才及能力提升,同時也為中國一汽的發展注入動力。
頗被看好的新能源賽道落地吉林長春,而利潤較高的銷售公司落戶杭州。
另外,一汽若不能當家做主是否就會顯得失落?不然,至少對長春的發展來說好處是大大的。
“未來是電氣化的時代,在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的高端電動車市場將高速增長。”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杜思曼認為,首款車型投產后將為他們在電氣化時代引領中國高端汽車市場打下基礎。
今天中國一汽也自己宣發了這個消息,從標題上就可以看出,連一汽都說是“奧迪一汽新能源合資項目”。
據媒體報道,此次,奧迪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占有60%的股份,這將使該公司成為第一家奧迪在中國持有多數股權(60%)的合資公司。
長春好,一汽好,大家一起好。
下邊將說說簽約背景板的事。
(注意看背景板,上邊寫著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落位長春簽約儀式,后文將有話說。)
2020年10月13日,一汽與奧迪在中德汽車大會上簽署《奧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諒解備忘錄》,宣布雙方將共同成立上述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
這樣做,明眼人一看就是避嫌。大家一起和氣生財。
從背景板上也可以窺探一二,即為“奧迪一汽新能源合資項目”,而非“一汽奧迪新能源合資項目”。先后有區分。
德國駐華大使葛策在致辭時表示,一汽奧迪新能源汽車項目落位長春,是德中兩國強有力經濟合作的又一里程碑,是德國大眾集團與中國一汽集團30多年緊密合作的進一步延伸。希望雙方一如既往加強精誠合作,引領汽車產業變革進程,加快推動技術創新和綠色轉型,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持續打造德中合作的杰出典范。
昨天晚間,據吉林省人民政府網消息,1月18日晚上,中國一汽集團、德國奧迪公司、長春市政府以視頻連線方式簽署三方協議,宣布一汽奧迪新能源汽車項目落位長春。
項目規劃引入PPE高端純電動車平臺,首個工廠計劃投資超過300億元,首款車型將于2024年在長春投產。
這次協議簽署,是一汽、奧迪兩方去年簽署合作備忘錄的落地。
一直以來,一汽-大眾中間的那條橫杠,多次被人拿來解讀。有人認為,之所以特立獨行地加了橫杠,旨在表明在這個合資項目中,一汽占據了絕對有利的地位。事實如此,一汽-大眾的中外股權比例是六四開,而多數合資公司的比例是五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