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中鐵大橋局作為“建橋國家隊”
建橋鋪路的同時
積極踐行保護生物多樣性
讓施工現場山更綠水更清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
中鐵大橋局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項目部
這個高度工業化的建橋現場
了解江豚、中華鱘與大橋共同成長的故事
主動保護
- 搜救“神奇動物” -
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的建設者
也為保護它們,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項目組織培訓了解長江珍稀生物
配備智能識別系統和救護設備
演練發現受傷江豚應對措施
定期對江域進行巡邏
通過一系列的主動保護措施
消失已久的江豚
又出現在了大橋施工現場
“微笑精靈”不時躍出水面
嬉戲追逐
它們見證了大橋的“成長”
綠色施工
- 優化“環水保” -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
穿越
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
皖洲自來水廠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
規劃老洲江北水廠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
環保要求高
在設計方面
為了避免長江江豚棲息地被破壞
大橋橋位設在了江豚不活躍的水域
首創的千米級斜拉—懸索設計一跨過江
使大橋建設遠離喜走深槽沙壩的中華鱘
在施工方面
現場鉆孔樁的鉆孔平臺根據施工場地條件
制訂不同硬化措施
3號墩采用棧橋平臺搭設
4號墩采用混凝土硬化平臺
同時根據鉆孔過程中的情況
采取不同形式的孔口防護
為了循環利用泥漿
鉆孔施工中采用泥漿船
作為循環結構
沖孔過程中泥漿不“落地”
砂石料倉位全封閉倉
配置了自動噴淋裝置
定時對倉內空間噴霧降塵
灑水車和人工定點定時
在項目便道沖洗路面
減少項目揚塵
項目對施工便道、鉆孔平臺
進行硬化處理
用綠網覆蓋
開挖的土石方、裸露的土壤
用有遮蓋棚的渣土車清運鉆渣和土石
綠色駐地
- 爭做低碳大橋人 -
項目駐地也踐行綠色環保低碳
雨污通過專門設置的排水溝
幫助流入市政管網
食堂廚房配置了油水分離器
集中收集的餐廚污水經過分離后再排放
駐地植被覆蓋率高
一眼望去
綠色盡收眼底
原生植被和移栽綠植交相呼應
形成一幅綠色和諧景象
綠色大道
- 名為“幸福”的綠蔭小道 -
項目駐地的施工便道
名為“幸福大道”
這條生機盎然的林蔭小道
從項目建設伊始就在此處
為了讓這里的生態系統維持原狀
項目部對工程車輛駕駛員
進行了專門的安全培訓
要求他們文明行車
嚴格控制車速、非必要不鳴笛
嚴禁車輛亂停亂放
還有安環部人員加強巡邏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
項目鏈接
G3銅陵長江公鐵兩用大橋是作為世界首座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路線全長11.88公里,具有“高速公路、城際鐵路、貨運鐵路”三種過江功能。大橋是銅陵完善綜合交通設施建設、實現跨江發展的重要工程,按照“四線鐵路+六車道高速公路”的標準建設。
8月7日,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南岸主塔首節9米段塔柱混凝土澆筑完成,再次刷新紀錄,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監制 | 舒智明
審核 | 祁曙光
編輯 | 王小梅 熊旭輝 周 芮
文案 | 周 芮
視頻腳本 | 羅夢露
拍攝 | 羅夢露 高 鑫
剪輯 | 羅夢露
圖片 | 黃琪峰 高 鑫 戴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