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以下是企業規劃預覽:
華能集團:
11月27日,華能集團在北京總部召開“十四五”規劃院士專家研討會,特邀能源電力等領域12位院士,以及行業多名專家學者獻言獻策。華能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提出“十四五”期間華能要干8000萬到1億千瓦的清潔能源,初步估算新能源調整的投資力度在7000億人民幣左右,這是目前各大央企在官方提出的十四五最大能源規劃。
華能集團十四五規劃院士研討(照片來自華能集團網站)
國家能源集團:
11月28日,國家能源集團在重組掛牌成立三周年之際,召開生產調度視頻會,部署年末安全生產及全年目標任務沖刺工作。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祥喜提出要全力推進綠色轉型開新局,規劃建設若干個千萬千瓦級綜合能源基地,瞄準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兩個1000萬+”目標,推進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和投產。也是五大電力集團有一個公開十四五新能源發展規劃的電力企業集團。
國家能源集團召開生產調度會(照片來自網絡)
大唐集團:
根據2019年大唐社會責任報告公開數據,截至2019年年底,裝機容量1.44億千瓦,其中火電裝機占比達到67.58%,從發電量看,清潔能源比重僅為36.26%,對比2060年的碳中和目標,以及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達到50%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意味著大唐集團十四五期間的新能源(非水新能源)裝機規劃不會比其他電力央企小。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國家電投:
據2018年的資料顯示,電力總裝機容量1.45億千瓦,其中:火電7933萬千瓦,水電2298萬千瓦,核電698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662萬千瓦,風電1799萬千瓦,在全部電力裝機容量中清潔能源比重占50.14%,清潔能源首次超過煤電裝機規模。年發電量4980億千瓦時,年供熱量1.71億吉焦。根據官網資料顯示清潔能源裝機規模共計5759萬千瓦,這也意味著國家電投十四五的風電規劃不會低于目前所建的裝機規模。
圖片來源于網絡
華電集團:
根據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可知,華電集團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0.4%,根據華電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數據顯示,到2019年年底,總裝機容量達到1.53億千瓦,而風光新能源裝機容量僅為1744萬千瓦,十四五期間,相信華電在風光新能源的規劃發展中,也不會低于1500萬千瓦。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廣核:
6月11日,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在北京召開境內新能源業務領域2020年供應商大會。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新能源”)執行董事、總經理李亦倫在發言中表示,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指出要“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截至2020年5月底,中廣核境內新能源總資產達1947億元,凈資產588億元,在運裝機總容量2054萬千瓦。未來“十四五”期間,中廣核將抓住歷史機遇,實現與各合作單位共贏發展。按照新增投運容量保持每年300萬千瓦以上的發展速度,預計到“十四五”末,中廣核境內新能源在運裝機總容量將突破4000萬千瓦。
圖片來源于網絡
金風科技:
金風科技總裁曹志剛在“2020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風電產業發展論壇”向大眾分享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風電發電占比全網發電量僅為6%。參照德國,其2019年風電的發電量占比已經超過24%。風電離成為主力能源仍然有一定的距離。
風電成為主力能源,仍需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更經濟、更便利、更易得的風電;
二是在能源結構中構建一個穩固安全的能源綜合體;
三是從消費側帶頭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
為了讓風電成為主力能源,曹志剛提出三個思考:
1. 依靠科技創新為規模化和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
2. 構建風光水火核儲多能協調的穩固能源結構。
3. 打開消費側的綠色電力需求。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車永濟電機:
中車永濟電機副總經理李詠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永濟電機未來發展的規劃做出介紹,永濟電機"十四五"規劃方案,不僅是在國內市場做出成績,同時要開拓國外市場,要全面覆蓋國際客戶產品和市場。加強對企業業務流程的梳理,采取大客戶項目管理形式,確保海外訂單按期兌現,并且要深耕與維斯塔斯的合作,推進印度產業的建設,加快整合全球供應鏈資源,優化并完善全球布局,培養產品市場開拓國際化人才。風電行業國際化,只有調動各種資源,不斷加快企業內部、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等各方面的發展,才能使國際化更好的發展,更好的"走出去"。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三峽新能源:
11月27日,三峽新能源副總經理吳啟仁在山西呂梁市政府召開的“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表示:在“十四五”時期及后續發展階段,三峽集團將保持每年1500萬千瓦清潔能源新增裝機規模的增速,為碳排放目標貢獻力量。
圖片來源于網絡
風電發展前景明晰!
根據華能集團提出在”十四五“期間要做到8000萬到一億千瓦時的目標和華能集團現有的新能源裝機量來看,”十四五“華能集團的新增裝機量不會少于2000萬千瓦。
而三峽新能源面臨即將上市的情況,對于”十四五“清潔能源新增裝機的目標是充滿信心的,所以定出年增長不少于1500萬千瓦清潔能源新增裝機是正常的。
中廣核新能源執行董事、總經理李亦倫公開表示,未來“十四五”期間,按照新增投運容量保持每年300萬千瓦以上的發展速度,預計到“十四五”末,中廣核境內新能源在運裝機總容量將突破40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對于風光儲一體的項目建設有明確的規劃,國家能源預計建設若干個千萬千瓦級綜合能源基地,向“兩個1000萬+”目標邁進。
金風科技是對風電行業的發展提出反思與建議,中車永濟電機是與外合作進行了細致的規劃!
國際能源網/(微信號:)認為,目前根據官方或非官方的數據顯示,在“十四五”時期風電發展會從被動轉為主動,預計風電年新增裝機量在3000-3500萬千瓦左右,海上年新增裝機量在2000千瓦左右,在這兩天召開的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專家-金風科技總工翟恩地介紹,十四五估計每年400萬千瓦的新增海上規模,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務實的數據,因為海上平價的實施,會給海上風電平價后的頭兩年一個剎車。
機會與困難是并肩的,風電發電要與火力發電相比,并要逐漸替代他,還是需要相對明顯的電價優勢的,“十四五”規劃還尚在編制期,無論結果如何,平價風電是風電轉向主力發電的門檻。邁過去就是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