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 讀
勛章,是授給有功者是吊車軌道聯結及車擋的榮譽證章或標志。一枚金燦燦是吊車軌道聯結及車擋的勛章,見證著滴滴血與汗,承載著樁樁功與名。回首46年是吊車軌道聯結及車擋的軍旅生涯(1938年初至1984年1月1日),曾涌現出一大批英模人物和英雄事跡,他們榮獲了包括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及立功獎章在內的諸多勛章、獎章。因為他們的存在,鐵道兵第七師的光榮歷史更加星光閃耀。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在建軍92周年之際,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擷取部分勛章背后的故事,引領全體干部職工自覺踐行“講使命、負責任、有擔當”的班子業績觀和“令行禁止、真抓實干”的員工執行力,傳承“艱苦奮斗、使命必達”的鐵道兵作風,為“筑底提升”、加快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能和文化支撐。
三大軍事勛章故事
勛章介紹
于1955年頒發的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被稱為中國“三大軍事勛章”,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榮譽。八一勛章是授予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有功人員;獨立自由勛章是授予抗日戰爭時期的有功人員;解放勛章是授予解放戰爭時期有功人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
能夠同時擁有這三大勛章是軍旅生涯至高無上的榮耀。據《鐵道部第十七工程局志》記載,鐵七師的歷史上曾至少有四位軍功人員被授予“三大軍事勛章”。
戴 彪
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戴彪,1929年2月參加革命,是鐵七師的首任師長。
他12歲就參加紅軍,參加過紅十二攻堅戰、永加河攻堅戰、蘇家浦攻堅戰,素有“飛毛腿”之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帶領和指揮部隊參加了二淮戰役、宿北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他領導的騎兵團被譽為“金戈鐵馬”。
1952年5月,步兵八十六師、九十六師在蘇州合并組建鐵路工程第七師,戴彪作為首任師長奉命帶領部隊開赴北國邊疆,參加內蒙古森林鐵路搶修,僅用3個月就完成施工任務,保證了大批木材的運輸。1953年1月,他奉命帶領全師赴朝參戰,參加龜介鐵路新線、球德鐵路改線、海防筑城和戰后鐵路復舊等搶修任務,為堅決粉碎敵人兩棲冒險登陸和保障鋼鐵運輸線的暢通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3年12月,鐵七師由朝鮮歸國后,戴彪領導全師進行整編、整訓,明確了鐵道兵特種兵的性質、任務和建設正規化、現代化鐵道兵的重要性,戴彪為創建鐵七師、發展鐵七師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程榮耀
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程榮耀,1931年參加革命,是鐵七師的第一任政治委員。
他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了多次反“圍剿”斗爭和紅25軍的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新兵總隊政委,八路軍第4縱隊22團政治處副主任,華中解放軍第10縱隊82團政委,解放軍榮軍學校政治部副主任、副校長。新中國成立后,任鐵道兵第七師政委,率師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為鐵七師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在艱苦的戰爭年代,程榮耀多次負傷,致使偏癱,但他堅持用左手寫字,先后撰寫出《挺進蘇北》《佃湖戰》《戰地詩篇》等20多萬字的回憶文章。2018年9月22日,程榮耀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藍廷輝
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藍廷輝,1929年5月參加革命,曾任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在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鐵七師的第二任師長。
他在1934年跟隨毛澤東主席長征,參加過遵義、山城堡和七營川戰斗,為保衛紅軍長征勝利作出了貢獻。在抗日戰爭時期,因在平型關戰斗中有功,他領導的連隊被評為模范連,他被授子模范指導員稱號。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齊齊哈爾、四平和沈陽等重大戰斗,為解放東北建立了功勛。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帶領所屬部隊冒著美帝的狂轟濫炸,為修筑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任七師師長期間,組織指揮3萬余名官兵及民工,修建具有戰略意義的鷹廈鐵路,提前10個月完成了素有“移山填海”之稱的艱巨任務。
秦 云
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秦云,1933年2月參加革命,是鐵七師的第三任師長,他曾在鐵七師服役十七年,其中擔任師長十一年,是建師以來履職時間最長的一任師長。
在土地戰爭革命時期,他跟隨毛主席踏上長征,先后參加四川花山頂守衛戰、西康雅州攻堅戰等戰斗,最后勝利到達延安,為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身先土卒,出生入死,作戰勇敢,指揮果斷,為革命身負重傷10次,出色地完成戰斗任務,先后9次受到上級的通令表揚和嘉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率領部隊頑強地戰斗在搶修和筑城防衛等戰場上,冒著美帝飛機轟炸的危險,為支援前線部隊作戰掃清了障礙。
在和平建設時期,他帶領鐵七師參加了鷹廈、包蘭、貴昆、成昆、襄渝、青藏、南疆等多條鐵路建設,為加強鐵七師全面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立功獎章故事
獎章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立功獎章,也稱作軍功章或功勞獎章,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團級以上領導機關授予在軍隊作戰、訓練、執勤、科研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績的立功人員佩戴的、用以褒獎其軍功的榮譽證章。分為一等功獎章、二等功獎章、三等功獎章。
據《鐵道部第十七工程局志》記載,鐵七師的歷史上榮立二等功以上軍功人員多達53名,其中榮立一等功的共計14名。
向啟萬
一等功獎章
鐵道兵挺進成昆線(資料圖)
1966年8月18日,成昆鐵路密馬龍二號道正在緊張的施工,向啟萬在值班中突然發現有一根支撐木傾倒,并發出“咔咔”的聲音,這正是即將發生塌方的前兆。在這千鉤一發之際,向啟萬不顧一切的向其他同志高聲呼喊“快撤!”當羅華清等6名同志剛剛脫離險區后,他正準備外撤,猛抬頭發現副班長彭榮昌還在兩米多高的排架上,他毅然轉身,用手電光為彭榮昌照明引路,幫助他脫離了險境。就在這時,支撐木斷裂,50多方的落石塌下來,埋過了向啟萬的胸口。當同志們趕來搶救他時,他焦急地說:“快!指導員還在里面!”向啟萬整整地被卡壓了7小時40分鐘,頭部負重傷。在現場和醫院的搶救過程中,他沒叫一聲痛,沒流一滴淚。但終因傷勢過重壯烈犧牲,年僅20歲。
黃恭衛、羅樹賢
一等功獎章
1971年5月17日,襄渝鐵路大成隧道遭遇山洪襲擊,時任鐵七師三十四團一營一連連長的黃恭衛帶領五連文書羅樹賢等人積極組織救援。22點10分左右,突然有3個民工從隧道中潛水出來,說洞內還有幾十名民工被困。聞訊后,黃恭衛、羅樹賢等人立即潛水進洞展開救援。他們鉆排架、找空隙,在橫七堅八的障礙中摸索前進,終于在距喇叭口約8米處發現了遇險民工,并將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當聽說下導坑還有11名民工時,他們再次潛下去,找到11名民工,羅樹賢用自己的身體當梯子,讓民工踩著他的肩膀安全到了上導坑。整個救援過程長達16小時,總計救出39名遇險民工。
鄧云昌
一等功獎章
1982年9月20日,鄧云昌到青海省綠槽山大煤溝煤礦執行運煤任務。上午10時許,鄧云昌突然發現15米高的礦壁上碎煤紛紛下落,他意識到這是塌方的信號。于是就大聲呼喊:“不好啦,要塌方啦!”班長陳緒福、戰士劉迎龍聽到喊聲后馬上跑出了險區。這時,鄧云昌只要往外跑幾步即可脫險,只見背朝礦壁彎腰搬煤的副排長歐陽善良,因挖掘機和汽車的轟隆聲,絲毫沒有發覺這突如其來的險情。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鄧云昌一個箭步沖上去,將歐陽善良推出險區,可鄧云昌還沒有來得及邁開步,便被塌下來幾十方煤塊埋住,英勇犧牲。
成求仁
一等功獎章
1971年5月17日,襄渝鐵路大成隧道遭遇山洪襲擊。當時成求仁在明洞一號“天窗”下面開抽水機,他早早就發現了豎井口涌下來的水柱,本可以順利撤離危險區,但是為了在四號斜井施工的130多名戰士和民工的生命安全,他沒有后撤,而是毅然迎著巨大的浪頭留在隧道里截斷電源。他不顧一切的拿出鉗子,用力剪斷了抽水機的電線,又伸手去剪通往隧道的照明線,就在這時,更加兇猛的洪水鋪天蓋地般地涌進隧道,將他淹沒。成求仁英勇犧牲時年僅21歲。
毛 憲
四次三等功獎章
毛憲是鐵道兵第七師醫院的一名軍醫,也是局志中記載的唯一一名榮獲軍功章的女同志。她在醫院工作期間,刻苦鉆研業務,全心全意為傷病員服務。在一次搶救患肺炎的危重病人時,為爭取時間,她完全不顧自己是一個年輕女同志,口對口為病人吸痰,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受到患者和群眾的好評。毛憲曾多次受到上級的表揚和獎勵,并于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總有一種力量催我們前行
總有一種精神會照亮未來
行程萬里 初心永記
今天
向那寫滿榮耀的勛章致敬
向永遠的鐵道兵敬禮
本期編輯:楊少琦
主辦單位: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