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聯合制作的18集電視紀錄片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央視一經播出,便引發巨大轟汽車吊動
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
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
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
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
呈現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
整部紀錄片展現了107個典型的改革故事,
攝制組采訪了183位
改革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
還挖掘了大量歷史素材,
用40年來的時代歌曲、影視作品
串起一段段改革歲月,
激起觀眾的共同記憶。
央視1套《焦點訪談》
徐工集團
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的經典企業案例
精彩壓軸第十七集
《萬山磅礴看主峰》
《我們一起走過》紀錄片分集導演王岸卿:改革開放40年,不只是設計上面,一直在自我革新自我修正,作出這些偉大的理論。所謂是黨的建設,它起來就是由一個個基層的鮮活的黨員或者個人,基層組織來實踐出來的,或者他們在不斷落實。就比如說我這部片子里面有一個徐工的故事。
徐工集團黨委書記王民:明天這一臺車就要賣給客戶,第二天早晨一上班,少一個大臂,他們竟然敢打著創收的名義,把這個大臂,堂而皇之地從工廠通過門衛賣出去,都是串通的,我感覺到企業再這樣下去的話這個企業就不行了。
二十年前的徐工集團,企業風氣至此,資產負債90%以上,處境艱難。王民決定,全面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突破口就是作風建設。第一條規矩,就是領導干部不搞特殊化。
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企業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1999年徐工銷售收入大幅增長50%,實現扭虧為盈。
《我們一起走過》紀錄片分集導演王岸卿:攻一個技術難關或者做一場生意維持不下去的時候靠什么?靠組織。如果我沒有面對面和這些被采訪對象坐在這聊的話,我也感觸不到。當他們給你講這一個一個生動的故事的時候,他們眼睛里都是帶著光的,那種發自肺腑的那種真誠,對于當年遇到的困難義憤填膺,所以他們眼睛里的那種光芒真的能夠打動你的,是非常有力量的,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所以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我必須要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講給更多人聽。
另一對父子的故事,更加打動王岸卿。這是一對父子師徒。李盛軍是李明的師傅,也是父親。技術上李明向父親學習,政治上也同樣要求進步,可他幾次遞交的入黨申請書,都被父親給扣了下來。
徐工集團挖掘機事業部裝配工李明:他說你要想入黨,你要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那種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難要迎面而上不要退縮,等到他覺得我有資格了,他會讓我把那個入黨申請書再交上去。
徐工集團挖掘機事業部裝配工李盛軍:我作為一個老黨員,再觀察他一段時間達到一個黨員的標準,我才允許他遞交入黨申請書。
《我們一起走過》紀錄片分集導演王岸卿:聽起來就是說起來有點執拗,但真的特別打動我,因為他就是拿黨員的吊車視頻標準要求他兒子,他兒子一開始有點生氣,但是后來也真的挺理解的,那當時我們在拍這個片子的時候他們正好趕上連夜的安裝的現場,真的非常累,兒子在那咬著牙,胳膊酸得不行了,他爸爸在邊上盯著,他一點都不敢松懈。
第十七集《萬山磅礴看主峰》
吊車出租更多精彩盡在
12月10日,20點
CCTV1
12月20日,21點18分
CCTV2重播
精彩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