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晚,中國自主研制是吊車電路圖紙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北斗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送入太空。這標志著,長三甲系列火箭是吊車電路圖紙的發射次數正式刷新為100次,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中唯一達到百次發射是吊車電路圖紙的單一系列火箭。
##發射現場
##新紀錄的誕生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星辰大海的征途上,鐵五師與中國的航天事業緊密相連
48年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所在地還是川西南大涼山峽谷中的一片荒地,隨著國家一聲令下,第一批開拓者們從我國大西北茫茫戈壁出發,風塵仆仆來到這里,在荊棘叢生、亂石密布的深山溝里擺開了征服太空的新戰場。
這其中,就有剛剛結束成昆鐵路建設,奉命進駐四川涼山冕寧沙壩公社的鐵道兵五師22團。他們承擔著修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鐵路專用線的重任。
專用線從成昆鐵路漫水灣車站接軌引出,跨安寧河,進入楊家溝,直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全長近30公里。發射中心的大型設備、原材料和生產、生活物資均由鐵路運輸完成。經過兩年的多的艱苦奮戰,于1973年底,鐵道兵向國家航天局交出了一條質量優良的長征鐵路專用線。
“沒有鐵道兵修的長征專用鐵路,就沒有飛速發展的發射基地……”
始建于1970年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月球探測衛星等中高軌和深空探測航天器發射任務。是我國目前執行發射任務最多,發射軌道最高,對外開放最早的航天發射中心。
2010年,鐵五師50名鐵道兵重返成昆線祭掃烈士陵園,受到時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司令員李尚福的盛情接待。李將軍說:“沒有鐵道兵修的長征專用鐵路,就沒有飛速發展的發射基地……”
自2016年起,國務院批復同意每年的4月24日為中國航天日。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追夢不止,奮斗不止,愿中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向著星辰大海,我們,一起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