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鄭州分公司核電工藝所孫磊鵬成為被派駐徐大堡項目現場的設計代表。從鄭州到葫蘆島,跨越1100公里,服務徐大堡核電廠建設,不知不覺已經2年有余。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孫磊鵬將熱血青春融入核電事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只要核電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諾言。
迎難而上
用經驗和行動確保海水淡化順利投運
初到徐大堡,孫磊鵬迎來了第一個挑戰——一期BOP子項設計文件再梳理。為確保設計文件滿足最新設計規范和標準,避免已建物項返工造成損失,孫磊鵬幾乎每天都泡在現場,不斷跟進各專業施工進展,向設計院及時反饋現場建設情況,積極協調施工各方,最大化降低施工返工風險。
在此期間,孫磊鵬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對現場情況的把握,完成海淡廠化學廢水中和方案管線布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將海淡廠室外直埋氣體管線改為更優的室內明管布置;配合設計院完成復核二期小五通管線管徑以滿足海淡廠采暖負荷;提出卸堿卸酸平臺加圍堰方案等;對于海淡調試中出現的涉及到多個專業的棘手問題,他多次主動組織海淡廠參建單位和設計院進行專題會討論,保證了調試進度不因設計問題受影響;面對海域使用證審批滯后和核電廠總平調整導致海水淡化廠取水泵房不能施工的難題,他深入分析海水淡化取排水工藝設計要求,不斷下現場實地踏勘,了解海域工況、研究管線走向、組織測量管線路徑定位標高,組織現場施工單位、業主單位多次召開設計專題會,完成海水淡化臨時取排水設計,受到項目部和業主的一致好評。
承前啟后
助力現場五通一平
為了充分利用現場有限的土地資源,提升現場文明施工形象,業主公司要求地下廊道、管線先行施工。孫磊鵬帶領僅有四位設計代表的團隊積極配合,助力推進現場五通一平。對于業主公司提出的“取消綜合技術廊道與海淡子項接口部分的廊道,將管線改為直埋”的要求,孫磊鵬和給排水專業的同事加班加點做方案,書面形成四種設計方案呈交業主選擇,贏得了業主公司的贊譽。為助力后臺設計院按照現場需求計劃按時完成泵房和廊道負挖、結構施工圖設計,孫磊鵬和設計部的同事積極協調外方設計院、CNPE設計院和東北院完成接口提資工作,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考慮部分物項永臨結合。設計文件的及時出版為現場文明施工形象的提升及五通一平發揮了極大作用。
發揮技術紐帶作用
持續推進核島設計管理
隨著工程的順利開展,孫磊鵬目前主要負責徐大堡3、4號機組核島的設計管理工作。徐大堡3、4號機組采用的是vver技術,面對嶄新的堆型,他帶領團隊每天不斷學習、積累經驗和迎接挑戰。在工作中,面對現場不能施工的問題,他積極下現場,根據實況提出方案和外方進行溝通;面對每周的數十、上百個議題,他一一認真審核,確保所有重要問題能夠在第一時間準確解決。在和外方打交道的過程中,孫磊鵬也同外方設計人員也建立了良好的友誼,既展現了中方核電人的風采,也為核島設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友誼潤滑的良好基礎。
孫磊鵬的工作得到鄭州分公司和項目部的一致認可,在此期間,他分別獲得2020年徐大堡項目部先進工作者、2021年徐大堡項目部先進工作者、2021年徐大堡項目部質量先進個人,鄭州分公司2021年優秀員工等榮譽。
工作中兢兢業業、沖鋒在前的孫磊鵬也有自己柔弱的一面。提到家庭,他愧疚于未能陪伴孩子成長,較少照顧到家人。但作為核工業大家庭的一員,孫磊鵬深知現場的重要性,總要有一些人要去扛堅守的重擔,作出舍小家為大家的艱難抉擇,他將“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和新時代核工業精神深深刻進自己的行動之中。“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面對采訪,孫磊鵬鄭重地說,他將繼續以滿腔的熱情、專業的技術,為徐大堡核電項目的順利推進,為國家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end ?
供 稿 | 鄭州分公司核電工藝設計所
圖/文 | 楊帆
責編 | 馬超
強核報國,創新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