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臂高舉似揚旗,油門轟鳴如號角
馬力拉滿,虎力全開
現代智慧農場,7天極速交付
好一幅生機盎然“春耕圖”
如果說傳統耕作,是阡陌之間、黃土之上;那么智慧農場,更像是種植界的摩登都市。在山東聊城信發展農業產業示范園內,一排排已投入使用的標準化鋼構廠房,向我們展示了現代農場的智慧模式。
放眼不遠處,新一批200個高科技大棚緊急籌建中。面對業主方給出的“7天”極短工期,兩百余臺起重設備一天內從四面八方涌來。
“聊城及聊城市周邊的25噸級幾乎都來了這!”施工現場起重機用戶介紹,高峰期兩百余臺起重機同步施工,徐工起重機占據絕對主力,達到了150多臺。
在現場,我們看到了服役已超12年的“老將”QY20B,暢銷十余年的“同級銷冠”QY25K5-I,當然也不乏QY25K5C-I,XCT25等全新一代主流機型。在群車通力合作上,一周時間內上萬塊保溫磚“搭積木”式拼接到位。
伴隨工程進度接近尾聲,起重機群陸續退場,但聊城市現代智慧農場的探索并沒有止步。
據了解,僅信發展農業產業示范園,規劃面積就有2萬畝,除了反季節櫻桃種植外,還將投資15個億建設特色基地,其中包括200畝花卉生產、300畝鱸魚養殖和1000畝香菇種植。
“沒有想到今年行情這么好,一開工,就是滿勤狀態,干完這期,還有下期,已經簽好了。”徐工起重機用戶興奮得說到。
智慧大棚的出現,不但減少了人力勞作,還提升了效率、增加了產量。就前期已經投入使用的一期盆栽櫻桃項目來看,一個大棚的產值達到100萬元的經濟收入。除帶來的農業收入之外,更帶動高新技術建材、吊裝等整條產業鏈活躍起來。
在科技和重器加持下,農業這一原本被認為是最粗放的生產方式,發生著日新月異地變化。而對于重型機械而言,在橋梁、高鐵、石化、風電、建筑之外,將迎來了新舞臺和新戰場。徐工將持續貢獻高性能、高效率、高保值、高精準的工程機械裝備,為農業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