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海上風電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海裝確立了“創新引領、海陸并舉、向海圖強”的發展思路,切實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將做強海上、做大陸上作為發展重點,追風海上,逐夢深藍,中國海裝更是明確提出要貫徹海洋強國戰略,依托中國船舶集團強大的海工能力優勢,以自身海上風電先發優勢為基礎,以海上風電裝備為核心,集中優勢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2008年,中國海裝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研制項目啟動。2021年,中國海裝自主設計研發的全國最長的102米葉片下線,并完成各項測試,應用匹配中國海裝H210-10 兆 瓦 機 型 。同年10 月,H256-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獲取認證。
十三年,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研發設計及運行經驗,使得中國海裝成為國內唯一持續且穩步推進大型海上風電機組研制、示范、應用的整機企業;從機組研制到示范運行,從認證測試到牽頭制定國家標準,在海上風電領域,中國海裝始終以自主可控作為核心,創造了一項項全國和全球紀錄,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引領了國內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方向,帶動了大型海上風電產業鏈的發展,有力促進了國家海上風電發展戰略的落實落地。
技術引領 驅動平價
整機設備占據著海上風電投資成本的半壁江山,為此中國海裝緊緊把握海上風電機組“大型化、高可靠、輕量化、一體化、國產化、智能化”的技術趨勢,并以“高可靠性、高發電量、低度電成本”為產品研發目標,接連為海上風電市場打造了一款款平價利器。
中國海裝始終按照階梯前進的方式,持續穩步提升風輪直徑和額定功率。2021年,是中國海裝海上風電大型化路線成果豐碩的一年,H210-10 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H256-16 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獲得設計認證;20兆瓦級及更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
中國海裝堅信,只有通過市場運行驗證的海上風電產品才是檢驗先進性和可靠性的唯一標準。中國海裝系列海上風電機組從樣機到大批量應用,覆蓋III類到超I類風區,并先后經歷了十余次臺風,最大中心風力達16級,期間,未出現任何安全問題,機組運行情況良好,整體可利用率超99%。
海上風電輕量化發展的主要矛盾是長葉片風電機組大載荷與支撐結構輕量化的矛盾。為此,中國海裝研發團隊率先開啟了大尺寸風電葉片結構輕量化設計研究。中國海裝百米級葉片,按照輕量化設計,采用復合梁、第四代前緣保護系統、氣彈剪裁鋪層設計等多項創新技術,合理兼顧安全、載荷、成本等因素,實現了與機組的最佳匹配,并運用大厚度碳纖維主梁灌注工藝,有效降低氣動載荷。
2021年5月22日,國內首臺部件國產化率100%,元器件級國產化率超過95%的大型化海上風電機組在江蘇并網,帶領產業鏈打破了歐美國家的零部件級關鍵技術壟斷,行業關聯帶動效應顯著,實現了中國風電行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完美轉型。
降本增效 制勝平價
中國海裝以“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最低、投資收益最大化”為原則,深入推進“成本工程”,全方位降成本,多舉措增效益,通過提升管理水平、深挖內部潛力和建立起“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協同服務、協同管理”的風電全產業鏈協同作戰模式來制勝海上風電平價時代。
在產業鏈打造上,中國海裝已形成了從葉片、齒輪箱、發電機、主控等核心部件,以及變頻器、偏航變槳驅動、液壓站、滑環、剎車等配套部件,到機架、輪轂、主軸、塔筒等大型鑄煅焊件的風電全供應鏈生產制造能力。在整體解決方案上,中國海裝通過建立市場引導的產品開發模式,依托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打造全新的整體解決方案體系。
作為海上風電進入全面平價時期的第一面旗幟,華潤電力蒼南1號海上風電項目已于2021年12月正式啟動,吹響了首批海上風電平價項目開工建設的號角。中國海裝亦將以創新引領,海陸并舉、向海圖強為發展思路,持續推動我國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奏響邁向“30·60”的時代凱歌。
免責聲明:非本網原創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來了!
2020年中國風電整機商新增裝機排名公布!
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出爐,9家中國整機上榜!
2020全球最佳風機評選結果出爐!
| 風電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