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重拾升勢 黃金后市或可看高一線
黃金有望再上層樓
股價下跌造就10億元收入
然而,筆者反復研讀年報二手吊車,還是搞不明白這10億元營業外收入是怎么來的。
億利能源關于“會計處理及財務影響”的那一段文字寫得極為“專業”。其大概意思是,鑒于公司于2008年度實施非公開增發,購買大股東的部分股權資產,在年報編制過程中,公司及會計師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處理原則,確認非公開增發產生營業外收入10.8億元,扣除當年虧損后凈利潤約9.99億元。但由于上述會計處理對公司的影響實在太大,在股票停牌期間,公司就該會計處理事項與管理部門進行了充分溝通,根據有權部門的解釋,由于交易雙方的特殊身份,且上市公司明顯從中獲益,因此這具有資本投入性質,形成的利得應直接計入資本公積。
去年10月,公司以11.20元/股的價格向大股東定向增發42749萬股,其中33546萬股(占78.5%)就是購買神華億利能源49%的股權。大股東億利集團對這塊股權的初始投資為5.44億元二手吊車,但由于神華億利擁有一片煤礦開礦權,49%的股權評估值(去年7月底)高達37.57億元。然而,按去年年底公司股價7.43元,向大股東增發的33546萬股市值即“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約25億元,而同期這塊股權所代表的凈資產為35.8億元,兩者差價(10.8億元)實際上就是大股東多給的,監管層認定“具有資本投入性質”。說得再簡單明了一點,公司增發價11.20元,到年報截至日股價跌了,這縮水的一塊就是增發股東多給的資本投入。
如此處理或留后遺癥
但問題也隨之而生。第一,類似年底收盤價低于增發價的相信不止億利能源一家,如果增發收購的也是長期投資股權,是不是也會出現“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的情形,而因此增加有關公司的資本公積?第二神華億利能源,如上文所述,億利能源向大股東增發收購神華億利49%股權,去年7月底評估值為37.57億元,到年底其凈資產即減為35.8億元,不到半年縮水1.77億元,神華億利當年并無虧損神華億利能源,凈值下降顯然是采礦權價值下浮,如果日后這塊資產再減值,是計入虧損還是調減資本公積?
億利集團曾在增發時承諾,2008年億利能源凈利潤為10988萬元,此后兩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70%,即2009、2010年凈利潤分別為18680萬元和31756萬元,如有不足,大股東億利集團將在年報公布后30個自然日內,“以現金補足”,不知億利集團是否履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