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樓頂的破窗效應:變成垃圾場》后續
動用長臂吊車清理樓頂垃圾
12月25日,長沙富康小區,吊車正在吊運樓頂上的垃圾。圖/記者金林
瀟湘晨報記者向帥長沙報道
任師傅從事清理工作十余年,楊師傅提供吊裝服務也有八年多,他們最近接了一單活,兩人表示大開眼界,“城市小區樓頂有這么多垃圾,真是第一次見?!?/p>
任師傅等8名工人自12月22日進入長沙天心區富康小區,截至25日從4個樓頂清出的垃圾足足裝了六千多個編織袋,初步估算100多噸(詳見《瀟湘晨報》12月22日A04版、25日A05版)。
25日,楊師傅等人操控吊車,將吊臂升至43米高空,通過兩個斗盆給空中這百余噸垃圾挪窩。盡管去了4輛環衛車來回拖運,楊師傅估算,清運工作還需要一周時間。
六千多袋垃圾,每袋平均60斤
種菜用的黃土吊車,建筑和生活垃圾全部堆在樓頂,僅靠人工清運不太現實。早在23日,火把山社區工作人員將吊車即將入場作業的通知張貼在富康小區各個角落。次日早上7點,小區還是停滿了車,吊車被堵在書院南路茅家咀巷子口,吊運工作被迫延后。
25日上午7點起,長沙市天心區裕南街街道辦事處火把山社區書記鄒宇紅帶人疏散車輛,2個多小時后,吊車得以停在3棟樓下作業。富康小區樓高約30米,吊車駕駛員將吊臂升至43米高空。任師傅等3名工人將垃圾裝入斗盆,再倒入環衛車垃圾場停吊車,每輛車裝七八噸后運出小區。
吊車吊運同時,余下5名工人仍繼續清理樓頂的垃圾。任師傅說,截至25日上午,從4個樓頂清出六千多袋垃圾,每袋平均60斤,初步估算100多噸。目前,清理工作還在繼續垃圾場停吊車,小區垃圾總數量暫時還無法估算。
因老舊小區線網繁多,樓棟間空間狹窄,施工難度大,所以社區專門安排人在一樓和樓頂指揮,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在吊運過程中,考慮到斗盆一次只能裝1噸垃圾,影響清運進度,楊師傅通過對講機示意再增加一個斗盆交替裝運。
居民支持社區清運工作并表示相互監督
74歲王爹爹于2001年入住富康小區,家住七樓的他想在樓頂種點花隔熱,于是將一袋袋黃土拖運到樓頂。
剛開始王爹爹用1個泡沫箱種花到現在增加到近20個,種花用的黃土也堆了2噸左右。
“開始種的時候沒有政策禁止,后面也沒有人管?!边^去七八年,王爹爹沒再種花,泡沫箱、土堆和木架子成了垃圾,因年齡大他也無力清理。王爹爹認為,樓頂成垃圾場是小區歷史原因造成的,并非個人問題,他支持社區清運垃圾。
瀟湘晨報記者走訪富康小區,對于樓頂百余噸垃圾,居民們也很后怕,他們支持社區清運工作,表示今后會相互監督,避免類似不文明的現象再次出現。
25日起,垃圾清理、吊運和拖運工作同步進行,楊師傅估算清運工作還需要一周時間。至于清運費用,在場工人均表示不清楚。鄒宇紅此前接受瀟湘晨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二手吊車,邀請的三撥師傅口頭報價,清運費都在7萬元左右。
瀟湘晨報記者向帥長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