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編制的《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正式發布。這份規劃回顧了過去“十三五”工程機械的發展成果,其中在起重機方面,我國輪式起重機銷售了119415臺,塔式起重機銷售了113000臺,合計超過23萬臺。
1
行業見頂,往往是由于市場保有量超出需求量導致的。
據統計輪式起重機銷量數據,在“十三五”期間,2016年處于低谷期,2017年市場狂飆,突破2萬臺,2018年3萬余臺,2019年4萬余臺,2020年5萬余臺,接連創歷史新高!同樣,今年前5個月,我國起重機銷量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勢頭,超41000臺,大量吊車涌入吊裝市場。
在此種情況下,活源減少、租賃價格的下降以及租賃競爭壓力加大,是一個較為明顯的信號。吊友們在投身競標之際,不妨將眼下與前段時間的生存狀態進行對比,是否明顯感受到了壓力。
2
行業不景氣,收入大幅縮水
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吊裝產業的起重機保有量已經達到23萬臺。2021上半年的吊裝市場,隨著經濟復蘇,大興基建,導致工程機械市場一片火熱,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為行業市場提供了得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及環境。
這種火熱持續至6月底,據吊友反映,隨著某些地區隨著政策收攏,環保季節等因素導致的工地暫緩施工進度,已出現大量吊車閑置的情況。說白了現在就是車多活少,僧多粥少。
車太多,低價競爭,惡性循環,工地老板像大爺,租你的車就仿佛連人賣給了他一樣的嘴臉,最關鍵是拿錢像擠奶塔式吊車,有時候還擠不出來。吊車行業已經沒有前途可言。
樂觀的吊友會認為:
吊車增多說明中國在進步,說明中國發展的快,如果跟不上時代那么就注定落后,跟上時代就注定負債前行,本人養吊車10年了,算上車貸加上欠個人的,負債120萬,活兒有,但是不夠干的,理由很簡單車多,由于廠家低價貸款,免息貸款,車價落的快,導致近5年買車的老板,都在給廠家打工,也就是說近5年新入行,貸款買新車的老板,我敢說都有貸款,甚至是借的個人的4到5年還沒還上,本人就是個例子,我親身經歷,現在吊車增多,市場價格太低,臺班費太低二手吊車,競爭激烈,新入行的不建議進入吊車行業,風險大,價格低,合不來。說到底都是廠家惹的禍,那么笑到最后的是誰?我個人覺得誰客戶多誰就是最后贏家。無論是廠家還是養吊車的老板!
情緒消極的吊友會說:廠家惡意傾銷,要負有主要責任!
其實這種結論挺好笑的,總不能吊車活好你拼命買,活不好你怪這個那個,說來說去還是自己沒實力塔式吊車,要么沒資金,要么沒活吊車,有這時間去跑跑工地請客戶吃吃飯比你抱怨強,在家一躺就一天就等活來找你,你干嘛不去找活?說來說去活不好的都是懶大病,要主動出擊!
但希望大家冷靜思考一下:
價格誰說了算(同行啊),市場誰說了算(同行啊),沒辦法現在就是僧多肉少,急劇增加的車輛導致市場飽和,大家都沒活干只能壓低價格,沒有競爭的能力。只高不下的工資,難以討厭的租賃費,讓我們苦不堪言!這才是行情持續低迷的重點吧。
吊裝人必備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