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國際能源網 團隊
法規政策
1、科技部將統籌推進氫能等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近日二手吊車,科技部表示“十四五”期間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安全要求,將加強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部署,統籌推進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與智能電網、循環經濟、綠色建筑等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繼續加強可再生能源、氫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研發部署,并統籌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點專項。
2、河南省發文!不得強行要求風電項目開發與配套產業捆綁!
11月22日,河南發改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環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文件要求,不得以開展試點為由暫停、暫緩現有項目備案、電網接入等工作。
行業要聞
1、湖北省最長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基礎工程完工
近日從國網湖北電力獲悉,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湖北段基礎工程全面完工。該工程是迄今為止湖北境內線路最長、歷經山嶺最密、建設工期最緊的特高壓線路工程。
2、陜西首個百萬千瓦機組正式進入安裝階段
11月22日上午,陜西首個百萬千瓦機組——陜西府谷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電廠三期2×100萬千瓦擴建工程6號機組,開始鍋爐鋼架吊裝,標志著該機組正式進入安裝階段。
3、青藏公路最高點接入國家大電網
青藏公路109養護保通點緊鄰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長冬無夏,被譽為“天下第一道班”。受自然條件限制,這里一直未接入國家大電網,平時只靠太陽能等方式供電。11月20日,隨著35千伏安崗線合閘成功,位于海拔5231米的西藏那曲唐古拉山口“天下第一道班”正式接入了國家大電網,告別用電難的歷史。
4、浙能嘉興1號海上風電場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
日前,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浙能嘉興1號海上風電場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刷新浙江省海上風電投產項目裝機容量紀錄。據悉,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301.2兆瓦,共安裝74臺風機,自首批風機并網發電以來,已累計發出清潔電能1.37億千瓦時。而此前的紀錄保持者為普陀六號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為252兆瓦。
5、我國首個露天礦邊幫煤回收示范項目開工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消息,近日,由該公司所屬“能源發展”承擔的,我國首個露天礦邊幫煤“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回收示范項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礦邊幫煤開采示范項目順利開工。本次開工的項目在露天開采工藝及技術裝備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有望讓我國露天煤礦存在的上述突出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企業動態
1、華電國際1家控股子公司申請破產清算
華電國際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內蒙古浩源煤炭有限公司收到《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及《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法院決定書》。公告稱,由于浩源公司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山東舜天礦業有限公司已向法院提出了浩源公司破產申請,申請人住所地為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東首。
2、河北南網首個“共享儲能”框架協議順利簽約
近日,國網河北綜合能源公司與衡水市饒陽縣人民政府、浙江聯盛合眾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了衡水市饒陽縣集中式儲能項目投資開發協議書,標志著河北南網首個“共享儲能”框架協議順利簽約。
3、浙能集團成功發行浙江首單5億元藍色債券
近日,浙能集團成功公開發行浙江省首單5億元藍色債券,利率2.95%。為2021年以來地方國有企業同期限債券最低、創全國藍色債券發行利率新低。
4、華能西安熱工院牽頭成立650℃超超臨界機組高溫材料及其部件制備創新聯合體
近日,由中國華能所屬西安熱工研究院牽頭的650℃超超臨界機組高溫材料及其部件制備創新聯合體在西安成立,旨在徹底扭轉煤電技術升級發展依賴進口高溫材料及其部件的“卡脖子”現狀,打造自主可控的煤電領域高溫材料產業鏈。
國際頭條
1、日本12月將重啟一座核電站
據日本NHK電視臺22日消息,伊方核電站3號機組此前因故障頻發停運,日本四國電力公司在制定相關對策并征得當地理解后,宣布12月重啟核電站。伊方核電站3號機2019年12月開啟定期檢查,之后故障頻發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安全要求,還被查出有待機工作人員違反安保規定二手吊車,擅自外出等情況。四國電力公司對此制定了相關措施,并對核電站所在的愛媛縣及伊方町政府說明了情況,以安全為優先條件來實現核電站重啟工作。
2、上海電氣首個歐洲風電項目成功并網
日前,由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北方國際合作的第一個歐洲陸上風電項目,克羅地亞塞尼項目開始正式投產運營。項目位于克羅地亞中部亞得里亞海沿海,總裝機容量為156MW,主要設備包括39臺4MW風機,年發電量為5.3億度。
3、英國擬新增19萬個公共充電樁
英國充電樁公司ConnectedKerb日前表示,已經與英國政府達成了合作協議,到2030年,將在英國境內安裝19萬個公共充電樁,投資金額高達19億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