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記者從東莞港務集團獲悉,該集團近日完成了國內首例53英尺非標吊具自動化改造。
著箱、閉鎖、卸船、開鎖……隨著東莞港三期碼頭岸橋司機操作配有53英尺非標吊具的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順利完成系列動作,國內首例53英尺非標吊具自動化改造試吊成功了!
今年7月,歐美包船航線在東莞港順利開通,由于包船航線主要以裝卸53英尺非標集裝箱為主二手吊車,沒有標準吊點,無法與目前港口機械標準吊具匹配,作業過程中需要工人登高爬上箱頂摘鉤、掛鉤,需要機械輔助人員上下,存在人機交叉作業、高空墜落安全風險高,輔助設備和人員多、作業成本高,工人登外輪解鉤防疫風險高、裝卸作業效率低等弊端。
如何安全高效裝卸作業53英尺非標集裝箱成為碼頭裝卸服務的一大挑戰,為此,東莞港三期碼頭公司黨支部以“盯緊黨建主線吊鋼板吊具,推動業務融合”模式,組織成立由黨員帶頭的工藝攻堅小組,對53英尺非標集裝箱作業進行研討和創新,成功設計出安全、高效的非標集裝箱自動化吊具。
該吊具采用司機無線遠程控制旋鎖開閉,設置了旋鎖機械傳動及自鎖保護系統,能夠在岸橋、場橋和正面吊等不同裝卸設備之間進行無縫切換,非標柜作業過程中無須人員及設備輔助,完全按照標準集裝箱作業模式操作,大幅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以及防疫風險。同時,特種非標柜的裝卸效率提升4倍以上,并針對作業貨類特點,對該吊具上設計了特殊的吊點,在裝卸噸袋等貨類時無須工人輔助,直接裝車卸車,真正做到了一物多用。
東莞港務集團相關人員表示,將持續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抓好各項具體工作結合起來,將信念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實際成果,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二手吊車,努力創新,繼續推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工藝吊鋼板吊具,為提升本地企業物流時效、降低物流成本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施美
【通訊員】葉家健 黃濤
【作者】 施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