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五局電務城通公司匠心傳承·青春綻放—— 2024屆優秀見習生(優秀師徒)
優秀事跡第三期師徒同行:成長之光閃耀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2024屆見習生們懷揣夢想奔赴一線,在師父的引領下扎根項目、錘煉本領。從青澀到成熟,從跟學到獨當一面,他們用腳步丈量責任,以實干書寫擔當。此刻,讓我們走進這群青年,聆聽他們的成長故事,致敬師徒同行的溫暖與力量。
優秀見習生 /
01 師父:譚華軍 徒弟:陳林 重慶樞紐1標分部 個人事跡 回望這一年的見習時光,師父就像燈塔,陪著我從校園一步步走進職場。這段日子,成了我職業路上最珍貴的起點。
剛到項目時,施工流程、商務管理我啥都不懂。師父拿著分包合同,一點點講條款和管理的關聯;第一次碰勞務結算,我對著數據發懵,他在旁邊教流程,還提醒我扣款得跟合同對得上。他總說:“做商務別只盯數字,得琢磨規則。” 還總問我:“為什么這么扣款?招采有啥風險點?” 這些問題推著我跳出書本,真正懂了商務在成本控制里的分量。遇到難題,他從不直接給答案,只讓我查合同、找制度。這種“授人以漁”的法子,慢慢讓我學會了自己扛事。
現在我能獨立完成日常商務工作,遇事也不慌了。這份成長里,有技能的積累,更有師父教的嚴謹態度和職業精神,公司的培訓、領導同事的幫襯,也讓我打心底里覺得踏實。
優秀見習生 / 0
2 師父:張凱 徒弟:門星燁
長春地鐵5號線五工區項目部
個人事跡 在商法部見習的這一年,我從對商務工作一無所知的新人,逐步成長為能獨立負責驗工計價、合同管理的商務人員,這份蛻變離不開導師的手把手帶教。他不僅傾囊傳授業務技能,更以“傳幫帶”的赤誠與用心,為我鋪就了一條扎實的成長之路。
剛接觸商務時,導師從結算流程教起,帶我對著圖紙核工程量、編報告,還用案例講合同里的權責條款,總說 “數據得經得住推敲”,讓我慢慢養出了細致勁兒。后來他放手讓我試:做驗工計價時,提醒我 “隱蔽驗收記錄是生命線”;學材料調差,教我結合長春信息價算,讓我懂了商務得 “懂政策還得接地氣”。四季度時,他盯著我強化合規意識,帶著自查合同臺賬,說 “規范是底線”,這話記心里了。
如今我能在商務崗位上獨當一面,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導師的悉心栽培。未來,我會帶著他傳遞的敬業精神與嚴謹態度,扎實做好每一項工作,全力為項目降本增效,不辜負這份珍貴的師徒情誼。
優秀見習生 / 0
3 師父:周龍 徒弟:周智鑫
合肥地鐵6號線機電安裝1標項目部
個人事跡這一年的成長,總繞不開師父周龍 —— 是他把我從商務工作的迷霧里拉出來,一點點教我站穩腳跟。
剛來時對著合同條款、報價清單發懵,師父沒催我快上手,反倒從文件夾怎么分類、數據怎么核對這些小事教起。他常說 “做商務,心要細,眼要明,更要站得穩”,這句話我記在本子上,也刻在心里。遇到難題時,他會陪著我一點點捋清楚;自己琢磨出點門道時,他眼里的笑意比我還濃。
現在能獨立處理工作,才懂這份亦師亦友的情誼里,藏著的是公司 “傳幫帶” 的溫度。師父說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而我想,這份匠心與熱忱,值得我們一直傳下去。
優秀見習生 / 0
4 師父:伍濤 徒弟:杜放歌
西北鐵路項目部 個人事跡 2017 年穿上軍裝,2019 年卸下肩章重返校園,2024 年夏天,我帶著軍營磨的韌勁和校園攢的底氣入職,成了西北鐵路工程項目物機部的見習生。
導師伍濤遠在滬渝蓉高鐵一線,一部手機就是我的 “課堂”。租賃流程卡殼時,他發來手寫流程圖;現場管理摸不清頭緒,他視頻里手把手教。我把部隊的 “較真” 勁兒搬進工地:跟著工班學設備租賃規范,徒步巡查每處設備狀態,蹲在軌道車旁啃操作手冊。今年 4 月,我寫的《鐵軌上的生命線》在公司宣講賽拿了第二,捧著 “優秀見習生” 證書時,突然懂了:所謂成長,就是把每一步踩在實地上。
現在站在 “開路先鋒” 旗幟下,我和同事們正用腳步丈量鐵軌延伸的方向。這榮譽不是終點,是新的出發 —— 就像鐵軌永遠向前,我們的青春故事,也正沿著鐵路線,寫向更遠的遠方。
優秀見習生 / 0
5 師父:羅尉 徒弟:王森
京哈高速6標二工區項目部
個人事跡 2024年7月加入公司后,我被分配至京哈高速六標項目物機部開啟見習生涯。這一年,在黨組織的關懷與導師羅尉的悉心幫帶下,我逐步褪去青澀,慢慢摸清了物機工作的核心門道。
跟著羅尉師父學習現場管理時,他總帶著我深入一線梳理物資使用場景:聲屏障安裝時鋼護欄的消耗量、熱鍍鋅方管立柱驗收需緊盯的細節,這些實用經驗都一點點刻進了我的腦子里。后來嘗試獨立制定物資計劃,我才真正明白,計劃要跟著項目進度動態調整儲備量,“需求-驗收-計劃”這根工作鏈條必須牢牢攥緊。
今年3月,我接手了攪拌站相關工作,核算粉煤灰、水泥的需求計劃時,必須時刻緊盯現場施工進度;5月,我又兼顧起辦公室事務,從撰寫宣傳稿、策劃活動到統籌接待工作,始終牢記“多問、多記、多總結”的原則。
一年見習下來,我從最初對著物資清單手足無措,到如今能獨立協助調配設備;從只專注單一業務,到學會協調兼顧多項工作,慢慢成長為物機部能頂上的一員。扎根一線錘煉本領,這大概就是我們青年員工應有的奮斗模樣。
來源 | 文中各單位編輯 | 王俊豪審核 | 楊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