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金風科技總裁曹志剛:企業“軟實力”賦能零碳未來
“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和‘數字中國’是吊車出租的大背景下,中國能源行業‘綠色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步伐明顯加快,風電行業也不例外。但實際上,零碳目標也不是一蹴而就是吊車出租的,基于過去5-10年是吊車出租的實踐,零碳解決方案的背后其實有很多挑戰。”近日,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總裁曹志剛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作出如上表述。
今年以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等政策文件陸續發布,“零碳”已經成為了業界高頻詞。“零碳”目標究竟要如何達成?新能源企業又將如何成為零碳目標的“領路人”?上述提到的《行動方案》以及《意見》一再提到“新能源”、“創新”等關鍵詞,而在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快能源短板技術裝備攻關進程,有效推進關鍵核心技術、關鍵裝備、關鍵產品的自主替代,同時也聚焦能源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需要,新設一批能源科技創新平臺。在業內看來,“雙碳”目標的提出正是為企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同時也對企業的科技創新進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在市場上,每一家企業都推出了非常多的煥新產品。現在已經進入了科技創新比較集中的時間段。”曹志剛指出,“在市場端給技術創新帶來新推動力的同時,金風科技也正在通過技術創新來塑造差異化競爭力。”在曹志剛看來,要在未來市場發展中提高企業競爭力,“軟實力”必不可少。“對于企業來說,要不斷去探尋邊界,不斷去探尋極限,而這些探尋也正是我們的創新源動力。以提升風電場發電量為例。在過去30年里,業界對風資源的認知始終是一大難題,相信在未來幾十年依舊是難題。但如果能夠將描述風的參數,如平均風速、空氣密度、湍流等數據還原成數學模型,從數學模型到載荷模型,再到控制策略的調整和控制,這時候認知可能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然后反過來這一認知就能夠體現在在硬件設計上。這時候可能不是單純的比風機誰高、誰長、誰輕、誰重,而是發電能力的競爭。”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吊車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