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二局集團建筑有限公司見習半月中鐵二局建筑公司談轉眼間中鐵二局建筑公司2025屆新員工已入職半月有余經過一段時間的工地歷練
各位萌新是否已從最初的緊張局促
逐漸變得從容不迫、應對有方?
面對身份轉換、理論知識落地
大家都有哪些感想?對未來又有哪些期待?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聲音陳俞丞 入職輪崗階段,我有幸來到4號地塊項目,深入一線負責巡視現場樓棟施工情況。戴上安全帽,每日穿行于鋼筋水泥的碰撞聲與機械轟鳴之間,所見所感遠超書本理論。
這份看似“跨界”的任務,恰恰是商務工作扎根的基石。近距離見證每一方混凝土的澆筑、每一道工序的銜接,讓我深刻理解了施工流程的復雜與成本構成的具象細節——材料如何流轉、人工如何組織、進度如何受制于現實條件。這些直觀體驗,為未來精準的成本測算、合同風險預判以及變更簽證處理,注入了不可或缺的現場洞察力。每一次彎腰檢查、每一次與工友的簡短交流,都在無聲地構建著商務決策所需的底層邏輯。
從入職到現在的經歷教會我,真正的商務價值,不僅在于案頭的精算,更在于讀懂腳下土地的語言。我將帶著這份來自一線的震撼與收獲,腳踏實地,持續學習,努力將現場脈搏融入商務實踐,為公司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谷恩羽 入職初期的輪崗經歷,讓我獲得了彌足珍貴的一線實踐機會——每天佩戴安全帽穿梭于4號地塊項目施工現場,在鋼筋碰撞聲與機械轟鳴中,將書本知識轉化為真切認知。
我親歷了建筑施工的全流程:從混凝土澆筑的精準把控,到各工序的緊密銜接;從原材料的科學調度,到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從施工進度的動態管控,到突發狀況的靈活應對。這些鮮活的現場經驗,為后續開展成本測算、風險預判及變更簽證等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每一次實地巡檢、與施工人員的交流探討,都在不斷豐富著我的專業認知。
我深刻體會到:優秀的商務能力不僅需要精準的計算,更需要讀懂施工現場的"無字書"。未來,我將繼續秉持這份從一線汲取的務實精神,將現場經驗與專業理論有機融合,在實干中提升專業素養,為企業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吳元飛來到4號地塊項目已滿兩周,這段時間讓我對工作與崗位有了清晰認知。
初入項目,我被分配到商務部,參與項目商務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我協助前輩整理招投標文件,學習成本核算與合同管理。在梳理招投標資料時,我對建筑行業的市場規則與商務流程有了系統了解;參與成本核算的過程,更讓我明白每一個數據背后都關聯著項目的經濟效益,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兩周,我深刻體會到商務工作對細心與專業的高要求。面對繁雜的合同條款和動態變化的市場價格,我時常感到手足無措。但領導與同事們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手把手教我分析數據、規避風險,讓我快速成長。未來,我會不斷打磨商務技能,深入研究行業動態,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商務人員,為公司的穩健發展添磚加瓦。
孫收良轉眼間,到磨憨數字產業園項目已經過了兩周。這段時間我收獲匪淺。
我發現最好的學習成長方式就是一邊看圖紙規范,一邊去現場學習。最初幾天的學習就是看圖紙查規范,略顯枯燥,效率也很慢,但之后幾天跟著項目上的學長們去工地現場的學習中,我找到了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后面幾天的學習就簡單了許多,早上看圖紙和規范,下午就去現場學習。現場的學習相比起圖紙規范就顯得沒那么枯燥,不懂的東西就多問多學。現場的任何一個學長,農名工大哥都可以是你的老師,你不懂的東西,他們都能很熟練地給你解答,你能更直接地感受到“實踐是檢驗真理地唯一標準”這句話的深層含義。
到項目工地時,你所能看到的每一個施工工藝和流程都能幫助你快速地學習進步。當你看到基礎防水層及防水保護層時,你會想到防水的材料,施工工藝;當你看到筏板鋼筋的綁扎時,你會想到鋼筋的型號、鋼筋的間距,鋼筋的搭接和錨固長度等一系列的東西……這時候你就能發現圖紙和規范也是你最好的老師。
黃宇在彭州項目安環部的見習時光,忙碌又充實,讓我對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深刻認知。
初入部門,我便投身于安全制度的學習中,學習《安全生產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以及公司內部各項安全規定 ,為后續工作筑牢理論根基。協助前輩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時,我充分意識到,科學、嚴謹的制度是保障施工現場安全的基礎。
安全巡查是我日常的重要工作。穿梭在施工現場,檢查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到位、警示標志是否醒目、工人操作是否規范等。這些讓我真切體會到自己工作的意義,一絲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
見習期間,我也認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深度和應急處理能力上的不足。未來,我會持續學習專業知識,主動參與各類應急演練,不斷提升自己,為企業的安全生產貢獻更多力量 。
李援昌 進入彭州項目部兩周以來,我從學生向工程人快速轉變。初到項目部時,領導和同事的熱情幫助讓我迅速融入團隊,導師的“傳幫帶”讓我熟悉了施工流程、圖紙識讀及現場管理要點。
在項目部,我參與技術部部門會議、了解有限空間安全知識、完成資料整理工作,提升了溝通協調能力;在施工現場,我學習觀察了抗浮錨桿、土釘墻、高壓旋噴樁等工藝,通過比對上述工藝施工圖紙和現場實施,我發現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細節,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這兩周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工程技術人員,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未來,我將繼續虛心學習,扎實提升業務能力,爭取早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工程人。
湯偉 進入彭州項目已滿兩周。作為一名工程崗見習生,這段初始時光充滿了新鮮感與收獲,讓我對未來的職業道路有了更具體的認知。
熟悉圖紙是起點。每天通過研讀圖集,我逐步理解了圖紙的語言——符號、標注、比例尺背后的工程邏輯,這為我后續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實踐操作是關鍵。在導師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下,我開始上手一些基礎性工作,比如運用軟件進行簡單的結構繪制、修改或標注。每一次成功的操作都帶來小小的成就感,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這兩周,我不僅對工作內容有了更多的認識,更感受到了團隊的溫暖。我認識到工程工作需要嚴謹細致的態度、持續學習的韌性以及高效的團隊協作。雖然目前接觸的還只是冰山一角,但我對這份工作充滿熱情與期待。
未來,我將繼續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態,努力夯實基礎,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爭取早日成長為一名能獨立承擔更多任務的合格員工,為團隊貢獻自己的力量。
顧月 入職兩周以來,在財務部門領導與前輩們“手把手”的傳幫帶中,我初步搭建起對建筑行業財務工作的認知框架。不同于普通企業的財務邏輯,項目全周期核算成為我深刻感受行業特性的第一課——從投標保證金的提交、施工合同的收入成本匹配,到項目部的備用金核銷,每一筆流轉都緊密附著在鋼筋水泥的實體進度上。這讓我意識到:建筑財務的賬簿里,裝的不僅是數字,更是工地現場的管理脈絡。從最初的公司管理制度、文件學習,到辦公室各位前輩輪流指導,我不僅體會到財務工作的嚴謹性與細致性,還認識到業財融合的重要性——每一筆數據的背后都關聯著業務實質,需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去校驗和反饋。
未來,我將繼續以主動學習的態度夯實基礎技能,同時關注行業動態和公司業務方向,爭取早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財務工作者。
王貴峰 入職五指山項目兩周,我從最初的手足無措逐漸找到節奏。第一天戴上安全帽走進工地時,圖紙上的線條變成真實的鋼筋水泥,既陌生又親切。
由于我們是新建項目,見習第一周主要對項目的整體進行了了解,研究施工圖、了解旋挖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了解旋挖樁的施工工藝。
師傅帶我的第一堂課是看標高,拿著水準儀在烈日下反復測量,才明白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的分量。這兩周跟著前輩做了鋼筋等建筑材料的進場及驗收,完成了邊坡支護旋挖樁的試樁,驗收支護樁、核對鋼筋間距,明白了一些隱蔽驗收工作要在監理單位在場并通過監理單位驗收之后才能進行后續工作,發現實際施工比課本知識復雜得多 —— 既要符合規范,又要考慮工人操作的可行性。
這兩周教會我,土木工程不止是圖紙與機器,更是責任與協作。未來的路還長,我會帶著這份敬畏繼續學習,在實踐中打磨本領。
張偉 來到五指山項目工作已經有兩周了,剛來就被分配到了技術崗,日常與圖紙、規范打交道,讓我對技術工作有了立體認知。初看建筑、結構及基坑支護圖紙時,常被復雜節點難住,不過經過詢問不理解之處,才逐漸理清各專業圖紙的關聯邏輯。
收集建筑與結構總說明中的規范條文時,這些規范和標準不再是課本上的代號,而是指導施工的硬性準則。對比地塊紙質版與電子版圖紙,有些細節之處不相符,讓我深知“圖實一致”對工程質量的重要性。
統計地塊裝修做法并核對招標清單差異時,學會了嚴謹和細致。觀摩混凝土試塊抗壓標養取樣時,雖然我只觀看了取樣系統的操作,但卻讓我對“質量終身責任制”有了更具體的理解。
如今我習慣帶著問題看圖紙,下班后對照規范消化疑點。這份工作教會我,技術崗的價值,就藏在圖紙的每個符號、規范的每句條文里。未來想深耕技術崗位,早日成為一個合格的技術人。
鄧國榮 入職天府萬安項目兩周以來,我對工程項目運作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這段時間,我參與了樁基驗收、混凝土收方等現場工作,學習了如何準確測量和記錄數據;同時,也接觸了財務工資表編制、資料整理歸檔等內業工作,體會到工程管理需要兼顧現場與辦公室的協調配合。此外,還參與了標書審核,我不僅了解了投標流程,還認識到了標書規范的重要性。而值夜班的經歷,則讓我切身體會到一線員工的辛苦。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認識到工程管理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溝通能力。雖然已經掌握了一些基礎工作方法,但在專業知識的深度和現場問題的處理經驗上還有不足。今后,我會繼續保持學習的態度,多向同事請教,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爭取早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為公司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羅俊杰 從入職培訓到進入天府萬安項目現場學習,這段時光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工程行業的大門,從校園到工地,從書本知識到實際操作,每一天都充滿新鮮感與挑戰。作為新入職的見習生,我既感受到國企規范嚴謹的工作氛圍,也體會到工程人特有的樸實與堅韌。安全帽代替了學士帽,施工圖紙取代了教科書,這種身份的轉變讓我既緊張又興奮。面對嶄新的工程術語與復雜圖紙,我虛心求教,努力將書本知識融入實踐土壤,在每一次觀摩中汲取經驗,在每一次記錄中沉淀思考。在師傅們的帶領下,我學會了測數據,搞測量,做驗收等各種現場技能。我也逐漸理解了一個道理:見習不是簡單的工作適應期,而是職業生命的孕育階段,是專業認知的啟蒙時刻。這段經歷讓我對工程行業有了更立體的認識,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規劃。未來,我定將扎根基層,勤學苦練,以奮斗為底色,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中鐵人,為祖國基建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蔣孟華 初抵3號地塊項目部,轟鳴的機械與層疊的基坑支護便給了我強烈的震撼。兩周見習,從面對龐大圖紙的懵懂到逐步理清脈絡,我深刻體會到設計技術部作為項目“神經中樞”的分量。這里不僅是藍圖誕生的搖籃,更是工程有序推進的關鍵保障,每一份基坑支護的深化設計、每一次現場技術協調,都牽動著工程的安全根基與效率命脈。
親身參與基坑支護方案的編撰與會議評審,讓我真切觸摸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的深意。CAD圖紙上一條看似簡單的支護線或降水井位,背后是地質水文、結構力學與施工可行性的精密博弈。在工程師們嚴謹的推敲與現場實測數據的反復碰撞中,我見證了理論如何謹慎地“錨固”于復雜多變的現實土壤,更明白了技術崗位肩上那沉甸甸的“安全”二字,其重千鈞。
兩周雖短,卻在我心中埋下了清晰的種子。未來,我渴望扎根于這方圖紙與基坑交織的天地,讓嚴謹的思考與踏實的行動,為托起其上即將拔地而起的建筑,打下最堅實可靠的基礎。
王澤杭入職3號地塊項目安環部已滿兩周,我已基本熟悉了崗位職責。
我的核心工作是學習安全規范并跟隨前輩進行現場安全檢查。每天深入工地,檢查設備(如固定、損壞情況)、場地環境(物料堆放、通道),以及工人操作(是否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等)。這讓我把書本知識用到了實處,深刻感受到安全無小事。
此外,我負責記錄每日項目日碰頭會內容,整理后上傳云端共享。同時協助完成文書工作,如整理檢查記錄、更新臺賬等。這些工作保障了部門信息暢通和高效運轉。
這兩周讓我認識到安環工作責任重大,每個細節都關乎安全。前輩們的嚴謹和專業是我學習的榜樣。我明白安全不僅是規定,更是責任。
目前我仍處于學習階段。接下來,我將繼續扎實學習規范,多跑現場積累經驗,盡快熟悉項目安全流程和標準,爭取早日獨立承擔更多工作,為項目安全生產貢獻力量。
恭喜大家成功解鎖“工地萌新”成就兩周
看得出來大家的適應能力都超強呀!
從圖紙到現場從數字到實體愿你們在實踐中練就本領
在破解難題中收獲成長
未來的日子里讓我們一起攜手“建”證精彩! 審核:高照峰審校:謝杰來源:公司各單位編輯:李思佳主辦單位:中鐵二局建筑公司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