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大橋局九公司7月29日中鐵大橋局承建的獅子洋通道與廣中江高速銜接段項目
舉行開工動員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銜接段地處粵港澳大灣區
廣州、佛山、中山幾何中心
將大灣區的“樞紐級高速”——廣中江高速與正在建設中的超大型跨海多層復合公路通道
——獅子洋通道連接建成后將解決六車道接八車道的
車道數不平衡問題連接廣中江高速及獅子洋通道
兩條高速間的斷點打通獅子洋通道、廣中江高速
東新高速之間的堵點構建更為高效順暢、互聯互通的
灣區交通脈絡銜接段路線全長2.033千米
主要包括南中大橋改造
放馬樞紐互通改造建桂閣大道西段三項工程
其中南中大橋改造為世界首例中央索面大跨徑
混凝土斜拉橋拼寬工程
南中大橋跨洪奇瀝水道
采用獨柱、雙塔、中央雙索面
五跨混凝土連續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結構
跨徑布置為(75+130+365+130+75)米
原橋寬38米雙向六車道將在兩側各拼寬2.25米
拓寬至42.5米雙向八車道放馬互通改造則采用“分類施策”方案通過原橋利用下部結構保留+上部重建
全橋拆除重建三種模式拆除舊橋后新建5座匝道橋
實現交通流的高效轉換
新建的465米桂閣大道西段
將成為獅子洋通道與銜接段的
“關鍵過渡帶”精準串聯通道下層形成立體交通網絡為克服銜接段面臨的全球首例大跨徑混凝土斜拉橋拼寬
多重復雜環境下協同作戰
等挑戰項目團隊確立飛梁巧構、智趨通衢虹材新質、匠心新藝等創新目標運用一系列新結構、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
在核心技術突破上項目首創中央索面斜拉橋“馱架式”拼寬方案通過雙側預應力+鋼結構梁組合體系
搭配橋面鋪裝全面升級
實現舊橋與新橋的“無縫銜接”主梁采用鋼結構橋面板與工字型鋼斜撐設計橋面鋪裝引入輕質超高性能混凝土(LUHPC)+
瀝青混凝土組合方案——這項國內首例大規模現澆應用的新材料
不僅降低鋪裝層恒載10%
更通過滲透舊橋混凝土空隙
提升結構整體性大幅增強橋面強度和耐久性
施工保障方面智能化裝備成為“破題關鍵”
項目將運用水力切割設備三向精調C型智能安裝臺車
整平收面覆膜一體化設備
等專用裝備顯著減少人工投入提升施工效率同步形成的橋面水力切割大挑臂翼緣鋼結構高空拼裝
LUHPC鋪裝環氧樹脂砂漿封閉式壓漿等
成套工藝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同時
最大限度降低對周邊生態的影響
項目還以智能化技術賦能工程全周期管理集成各類管理系統建立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
利用無人機、數字孿生大數據、智能傳感器等先進技術
打造橋梁大數據、智慧工地
智能建造等平臺,實現形象進度管理
水文氣象監測無人機安全巡檢、梁體氣體監測
機械設備管控智慧勞務管理等功能轉 自: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