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網關于舉辦“2025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暨
地災防治技術創新大會
”的通知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及防災減災救災戰略部署,積極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促進生態修復與地災防治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由中國工程創面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平臺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交通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
發起,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交通分會、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南省公路學會、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5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暨地災防治技術創新大會”
將于2025年9月26日-29日在長沙市召開。本次大會主題:韌筑生態· 智防地災· 創新同行
, 旨在匯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及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的前沿理論、創新技術、實踐經驗與發展趨勢,搭建
“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合作平臺,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向工程實效轉化,為構建韌性國土空間、守護綠水青山貢獻智慧力量。誠邀各界同仁齊聚星城長沙,共繪生態修復與地災防治協同發展的新藍圖
。歡迎相關單位踴躍參加。
2025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暨地災防治技術創新大會
安排一、會議時間、地點會議時間:2025年9月26日-29日會議地點:長沙碧桂園鳳凰酒店
二、會議主題韌筑生態· 智防地災· 創新同行
三、會議組織指導單位: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
發起單位:中國工程創面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平臺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交通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
聯辦單位: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交通分會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公路學會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國家環境保護創面生態修復工程技術中心
鐵設院(山東)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華元生態(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公路學會廣西公路學會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修復學會
江西省地質災害防治協會
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協會
河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協會
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協會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區道路工程與防災減災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中建政研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
北京華為創想文化發展中心
《路基工程》編輯部四、會議內容1、會議議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議題)
(1)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與修復政策標準體系解讀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工程申報政策與全過程管理解讀
·EOD模式下生態修復項目的政策機遇、融資路徑與產業融合實踐
(2)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關鍵技術
:·生態修復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創新成果應用·生態要素智慧監測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3)地質災害防治關健技術:·地質災害防治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創新成果應用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及驗收(4)地質災害智能感知與監測預警:
·地質災害早期識別與精細化預警
·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技術(
InSAR、無人機、傳感器網絡等)
(5)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方案及措施:
·災害鏈阻斷快速、智能部署攔擋、導流、穩固技術
·應急通信、數據傳輸與應急指揮信息化平臺建設
(6)交通工程地災防治與生態修復協同:
·公路、鐵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識別與防治技術
·公路、鐵路建設與運營中的生態保護與修復實踐
(7)水利水電工程地質災害風險評估與防控技術:
·庫岸再造與滑坡災害的預測預警及防治技術
·水電工程棄渣場與施工區暴雨型泥石流災害鏈風險防控
(8)礦山工程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修復協同:
·礦山邊坡監測預警與加固新技術應用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礦山綜合治理中的應用
(9)智慧化、數字化賦能防災減災:
·BIM/GIS技術在災害防治與修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應用
·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大數據在災害預測、模擬與決策支持中的應用
2、展覽展示大會 將設置展覽展示區,邀請領域內相關技術(產品)持有單位采用現場講解、實物展示、圖片展覽等形式進行宣傳推廣。
五、會議日程六、參會人員相關院士、行業專家;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公路鐵路、水利水電
、礦山開采、林業草原、地質災害、
應急管理 等領域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運維管理單位代表;相關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代表;相關企業代表;相關行業協會、學會及新聞媒體代表;
中國工程創面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平臺
成員單位代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員單位代表;
湖南省公路學會會員代表;會議主辦單位、協辦單位代表
等。七、擬邀請院士、專家等嘉賓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崔 鵬 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建兵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健龍 中國工程院院士殷躍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光齊 日本工程院院士、河北工業大學長江講席教授
王建華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
李 華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
許 強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張玉芳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地質災害防治學科首席、研究員
張世殊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再良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劉文連 中鋁集團首席專家、昆勘院黨委委員
王衛東 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姜德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原副主任
唐輝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汪小剛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劉傳正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
徐衛亞 河海大學教授岳中琦 香港大學教授董孝斌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副部長
范宣梅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
牛開民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交通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
主任邵社剛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主任
蔣宏濤 中國工程創面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平臺副主席
薛云飛 中國工程創面生態修復綠色產業發展平臺秘書長
趙 平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環資委副主任委員、湖南省公路學會理事長
喻 波 湖南省公路學會副理事長
陳 明 湖南省公路學會副理事長
金瑞玲 湖南省公路學會秘書長
呂新建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金松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環保科技公司
&環境院院長白明洲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交通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錢銘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生態修復中心主任
蘇 謙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李 濤 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主任
劉 杰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所長
衷 平 中交集團綠色低碳研究中心主任
何思明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鄭 靜 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員鄭 宏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賴達祎 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博導
成永剛 四川城鄉發展工程設計公司總工程師
于 貴 中鐵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教高
宋 煒 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環境與景觀工程分院院長
李乃旺 華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八、會議費用1.會務費:2200 元/人(含餐費、專家費、場地費、項目考察費)。
2.食宿統一安排,住宿費自理。
九、組委會聯系方式聯系人:張女士手機號:137-5212-7055添加微信獲取文件和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