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七局集團International Day of Friendship
國際友誼日以匠心跨越山海用友誼共筑通途近年來中鐵七局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了一大批優質惠民的海外工程
今年是第15個“國際友誼日”
讓我們走進外籍員工,看看他們眼中的中鐵七局
吧~一路有緣 我叫CHRISTIAN TABOUGUIA KAMGAING,中文名賈思江,今年33歲,喀麥隆人,是一名中鐵七局塞內加爾分公司的員工。
2016年,我從喀麥隆雅溫得大學畢業,開始步入社會。那時候,我親眼看到“一帶一路”倡議給喀麥隆帶來了很多實實在在的變化,
無數 有利于民生福祉的基礎設施建設拔地而起,那一刻,我對中國的敬佩與向往如潮水般洶涌,心中有個聲音在吶喊:我要去中國!
通過喀麥隆孔子學院,我
幸運地申請到了去中國傳媒大學留學的機會。在中傳翻譯專業讀碩士的三年間,我漸漸認識到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在碩士畢業后毅然加入中鐵七局海外公司塞內加爾分公司,成為無數勇毅前行建設隊伍中的一員。
在工作中,我遇到各種挑戰和難題,但它們不能阻礙我前進的步伐。圣路易水塔是塞內加爾目前儲水量最大的水塔,設計容量達到了3200立方,在水箱體混凝土澆筑時,我每天在30多米高的水塔上爬上爬下五六趟,但我沒有絲毫情緒,心里只想著要確保支架安全萬無一失,混凝土澆筑質量無可挑剔!這座巨型水塔建成后,將極大地改善當地人民日常生活、農業灌溉和衛生等方面的需求,讓他們的日子紅火起來,這讓我感到非常驕傲。
現在,我在公司的安排下來到了幾內亞41公里項目,去年7月份的開工典禮上,幾內亞的總理阿馬杜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將極大地促進博凱大區的商業發展和改善當地的交通條件,并為幾內亞區域性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從塞內加爾城市立交橋項目,到圣路易水塔項目,再到現在的幾內亞41公里項目,我的技術越來越嫻熟,我的理想越來越堅定。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我在中鐵七局這個平臺上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感謝中鐵七局,感謝“一帶一路”。
逐夢 我的名字是Mulongo Arthur Brian Waya,同事們都叫我李亞瑟,來自非洲烏干達。在我小時候,烏干達很多村鎮都沒有通路,也沒有水電,生活極不方便。而現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我的祖國修建了很多道路。路通百業興,沿途的村鎮得到了發展,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我在中國地質大學留學五年。在這段時間里,隨著道路工程專業知識的不斷積累,建設家鄉的念頭愈發強烈??紤]到中鐵七局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卓越聲譽,畢業后我毅然選擇加入了中鐵七局烏干達分公司。
我在中鐵七局的經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盡管在學校里學的是相關專業,但理論和實操還是有很大差距。幸運的是,在張澤強先生等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的專業技術能力不斷得到突破,也學會了用韌性和創造力應對各種挑戰。無論是道路勘測設計,管理資源,還是監督現場操作,我一直在實踐中進步。
目前我們正在建設的烏干達油區43公里道路升級項目是烏干達政府的重點工程之一。項目建成后,將為沿線居民帶來更加便捷、安全的交通條件,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提升民生福祉。一想到道路建成后的好結果,我就渾身充滿了干勁。
中鐵七局給烏干達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有一次我們在為烏干達老鄉修路之后,一位老人冒雨在路邊等了我們很多天,就為送上一封感謝信。信中寫道:……感謝貴公司幫助平整了從主路到我家的道路并鋪上了碎石。我會永遠以貴公司為傲,銘記貴公司幫我修路,平整土地的善舉。最后,我為貴公司祈禱,攜手烏干達人民,共建兩國友好關系。
這是一封普通的感謝信,卻展現了烏干達人民對我們修路的肯定與信任,成為激勵我前進的強大動力。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和奮斗能為烏干達的發展和繁榮做出貢獻,也能為中烏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合作添磚加瓦。
我有一個愿望 我叫Ghulam Mustafa Haidari,中文名為穆斯塔法,巴基斯坦人,是中鐵七局塞拉里昂地區利比里亞國別物資部副主管。
作為利比國別工作時間最長的外籍基層管理人員,在這片土地上,我見證了中鐵七局從無到有、開疆拓土的壯麗歷程,更深深感受到了七局人之間那種精誠合作、互信互助的溫暖氛圍。
作為一名物資管理人員,我始終秉持著以最少的資金為公司做最多事的理念。我入職的第一件事就是同Sethi Brother公司(當地最大的建材供應商)進行談判磋商,我知道談判桌上的壓力是雙向的,在一定條件下絕不能示弱。因為對利比里亞的大宗材料和配件供應市場了如指掌,通過精準的心理戰,我掌握了談判主導權,成功說服對方開啟賒購業務。
采購的本質就是為公司拿下最劃算的交易!一定要有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決心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在處理油料供應業務時,我通過與Gepco Fuel油行多輪深入談判,反復試探對方底線,精準把握訴求,將原本的賒購欠款成功談判至之前的3倍多,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我眼中的中鐵七局,不僅是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更像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公司對我的關懷無微不至,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盡力提供幫助。我信仰伊斯蘭教,公司的員工食堂會特意為我準備清真傳統食物。在中國春節期間,我與同事們一起掛燈籠,貼春聯,包餃子,那場面別提多溫馨啦!最讓我開心的是,公司還給我們準備了暖心的節日禮包,這份家人般的情誼,讓我感到非常幸福。
我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帶著我的家人開啟一場難忘的“中國行”,去攀登雄偉壯麗的長城,去逛逛古韻悠長的故宮,去品嘗琳瑯滿目的中國美食。除此之外,我還特別想去一次位于河南鄭州的中鐵七局總部,同這個崇尚“家”文化的公司合影留念,用照片將這份珍貴的情誼永遠定格。
志同道合我的名字叫做Netsanet Gizaw,同事們都叫我Nani,這是一個很親切的稱呼,我很喜歡大家這么叫我,
它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2016年,我幸運地以見習材料工程師的身份,加入了中鐵七局埃塞俄比亞分公司。
剛來時,心里有點忐忑,擔心自己適應不了新的環境。但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照顧下,
在同吃同住、互學共進的和諧
“家”氛圍中,我漸漸融入了中鐵七局這個大家庭。
我參與建設的第一個項目是埃塞俄比亞
modjo-meki高速公路,它位于埃塞俄比亞奧羅米亞州中部,距離首都亞的斯亞貝巴70公里,是連通埃塞俄比亞與肯尼亞的國際主干道。在施工一線的淬煉
中,我宛如一顆破土而出的幼苗,在專業領域不斷拔節生長。我處理事務愈發嫻熟,與團隊協作更加緊密,和業主監理、政府部門溝通高效順暢。隨著綜合素質的提升,我的工資也隨之上漲,我和我的家人們過上了更加舒適和穩定的生活。
在埃塞俄比亞 modjo-meki高速公路項目的開通典禮上,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說道:“感謝中鐵七局為埃塞基礎設施建設所做的貢獻!”
隨著道路一天天建成,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了
modjo-meki高速公路的重要意義。這條道路讓人員、貨物、服務流通更便捷,在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為
沿途人民提供更優質的保障和服務。我很驕傲能參與這條道路的修建,我很自豪能成為中鐵七局的一員,
我期待著能夠參與建設更多的項目
。聽我的中國同事們講,在中國,四通八達的道路比比皆是,道路上車輛絡繹不絕,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
我相信,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通過我們這些建設者的努力,我的國家埃塞俄比亞也能擁有一條又一條康莊大道。
信息來源:中鐵七局黨委宣傳部、海外公司
本期編輯:楊晨雨、王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