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四公司盛夏時節剛剛入伏內地的施工項目紛紛開展送西瓜、送藿香正氣水、送綠豆湯
等一系列送清涼活動而在幾千里之外的新疆溫霍公路3標
卻在開展送溫暖倒成了一股清流 巍峨的天山阻止了大西洋的倔強,大西洋的眼淚不僅化作了賽里木湖,也化作了北天山麓間的涓涓細流,最終成為了山體間的裂隙水。加之海拔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導致夏日的莫遜山透露著絲絲涼意。這些裂隙水經莫遜山隧道的開挖面流出來,不僅是透心涼,更是刺骨寒。
冰涼刺骨的裂隙水對于內地的人們來說也許是解暑冷飲,但對于莫遜山隧道主洞開挖班的工人來說,可真是遭了殃。水把工人師傅們的衣服打濕后,不僅造成了工作上的諸多不便,而且寒氣侵入肌體,有損健康。“再這樣干下去,掙不掙錢倒是小事,這要是得了風濕可劃不著!”來自四川瀘州的劉師傅對班組長老牟抱怨道。
在隧道施工現場,開挖班作為掘進的先遣隊,面臨的風險高,工作任務繁重,一旦衣服打濕后,體溫下降,體力損耗大,身體也變得不靈活。于是,開挖班的二十幾位工人紛紛找老牟打起了退堂鼓。老牟好說歹說暫時把工人安撫了下來。但幾次下來,老牟緊鎖眉頭,變得一籌莫展。無奈,老牟把困難反饋給了項目部。
項目黨支部和工會知道后,立刻派工作組到工人生活區開展談心談話,實地了解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并和一線工人探討可以采取便于施工的勞動保護措施進行防護。此外,項目部積極與經常在水上作業的兄弟單位進行聯系,汲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和經驗,確保工人的身體健康。“想當年,川軍抗戰,那可是一點都不慫,咱們今天面對的不就是一點點水嘛,要么你來干,要么他來干,總得有人把這問題解決掉,只要我們措施得當,那就不是問題。人家夏天都是送清涼,我們今天給大家送個溫暖。”會議室里,老牟接過項目工會為工人發放的25份洗漱大禮包后,哈哈大笑了起來。
隨后,項目部為工人配備了連體式雨衣、連體式加絨防水手套,開挖班的工人師傅們再也沒有打過退堂鼓,老牟的臉上也恢復了往日的笑容。
剛剛安頓好隧道開挖班的工人,施工現場的幾個小伙子犯起了嘀咕“這天一陰,一下雨,可老冷啊,宿舍在西北角,晚上不開暖氣不中啊,要是能吃一碗熱騰騰的手工餃子就好了。”“這不年不節,不到冬至,你這想法估計實現不了。”
不經意間,這話傳到了食堂。“那咱就包,先整個半手工的水餃試活一下!”項目部大廚老李說道。幾天后,食堂的菜譜公示欄上,手工水餃被安排上了。下午上班后,項目部的同事接到通知,紛紛響應,在食堂里挽起袖子,有條不紊地填餡兒、捏皮兒。一小時后,一大盆蓮菜大肉餡兒,一大盆茴香大肉餡兒被“消滅殆盡”。2000多個水餃整整齊齊地被放入到不銹鋼托盤兒中,像一個個訓練有素的方陣訴說著“人多力量大”的故事。
開飯的時候,現場回來的幾個年輕小伙子吃著熱騰騰的餃子喜笑顏開,頓覺一陣暖意直抵肺腑。
供稿|蘇澤伊 編輯|楊敏 審核|范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