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四局7月20日,在山東省青島市風河入海口北岸,山東省最大、青島首個濱河濱海生態運動公園——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主體中板鋼筋綁扎作業,全力沖刺主體結構封頂的施工節點。
建設中的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
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項目由北控水務集團投資、承建,占地面積19.5公頃,集生態濕地、運動休閑、文化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項目采用“地上+地下”“公園+生態運動”模式設計建造,可實現日處理污水30萬噸。
建設中的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
地上部分規劃有7公里長的環形慢跑道、4個標準籃球場、2個網球場、2個足球場以及兒童樂園、素質拓展鍛煉場地等設施;而地下,則巧妙地“藏”著一個能夠凈化城市污水的大型水廠,通過采用先進處理技術,不僅實現臭氣、噪音等全地下“消化”,還能“自給自足”直接灌溉地上運動公園,這樣的設計,既節省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又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綠色休閑的好去處。
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地下箱體內部結構。
然而,要在海邊建造這樣一個復雜的項目并非易事。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從空中俯瞰,地下“隱形”水廠部分共有66個高度、形狀、功能不同的構筑物,宛如一座“深嵌”于地下的巨型迷宮。
項目部利用最新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對地下二層框架結構及管線安裝進行全流程模擬,
提前發現并解決設計漏洞。這種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準確性,確保了工程質量。
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地下箱體內部結構。
要“隱形”,水廠須先開挖相當于4.5艘福建艦甲板面積的深基坑。面對超大深基坑施工挑戰,項目部采用盆式與島式相結合的開挖方式,既保證進度,又為箱體抗拔樁施工創造條件。針對臨海高水位砂層易塌孔難題,通過調整工藝,采用長螺旋鉆孔;10708根鉆孔灌注樁全部應用“鉆孔樁鋼筋籠成型機”技術,鋼筋籠精度高、速度快,施工效率提升50%。
鋼筋工在進行鋼筋綁扎作業。
工人正在進行二沉池C頂板混凝土澆筑作業。
由于施工現場位于蘆葦濕地中,且周圍無市政排水系統,為了保護這片珍貴的自然環境,施工過程中,項目特別設置了臨時提升壩和截水渠,并建立了200立方米的中水回收池,實現了水資源有效循環利用。這不僅有助于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每年可節約7.2萬立方米用水量。
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建成投用后,可滿足周邊112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污水處理,填補青島西海岸新區在城市運動公園方面的空白,進一步提升新區城市品質和居住環境。屆時,青島西海岸新區將呈現“東有唐島灣、西有風河口”的生態公園城市新格局。
媒體報道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項目建設情況受到
新華社、《工人日報》《大眾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關注報道。
新華社:青島首個公益性濱海生態運動公園加速建設
《工人日報》客戶端:臨海攻堅,30萬噸“隱形水廠”拔節生長
《大眾日報》:地上景觀+地下水廠,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項目底板施工加速推進
《新黃河》客戶端:探訪山東首個生態運動公園項目
鳳凰網:占地面積19.5公頃 青島風河生態運動公園加快建設
更多精彩圖片,歡迎您的投稿
點擊下方鏈接進入“影像四局”(影像數據庫)
進行投稿http://crec4.vcgvip.com/
-END-監制:路輝 審核:宋恒 朱旭統籌:宋恒 校審:文良誠編輯:張靳晶 許堯來源:三公司主辦:中國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 文化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