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18:15,由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由中國能建廣東院總承包的廣東粵電湛江外羅海上風電項目(以下簡稱“外羅項目”)首臺風機吊裝完成。至此,廣東省首個EPC海上風電項目風機安裝工程拉開序幕,標志著廣東省首個海上大兆瓦級風電項目進入批量安裝階段。
據悉,外羅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98兆瓦,共安裝36臺單機容量5.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風機輪轂中心高度100米,葉輪直徑達158米,為國內首次規模化應用國產5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抗臺風型風力發電機組,對廣東省乃至全國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目是國內第一個采用一體化監控系統和智能調度系統相結合的智慧海上風電場,也是廣東省第一個220kV海上升壓變電站。該項目是廣東省第一次采用大直徑單樁風機基礎方案,也是廣東省第一次應用220kV三芯交聯聚乙烯絕緣海底電纜。
廣東省海岸線綿長,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為實現2020年前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比重從1.9%到7%的任務,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已成為廣東省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根據規劃,預計到2030年,全省海上風電項目將建成投產裝機容量3000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
外羅項目總投資約37.4億元,總裝機容量為200MW二手吊車,項目預計年上網電量4.7億度,按替代標準煤耗315克每千瓦時計算廣東吊裝公司,每年可節省標煤消耗約14.8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4萬噸廣東吊裝公司,減少煙塵排放15.5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54.43噸,減少灰渣1.93萬噸二手吊車,環保效益顯著,對促進廣東省節能減排、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具有積極意義。已核準的外羅項目二期、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廣東粵電新寮海上風電項目建成投產后,廣闊的湛江外羅海域將給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帶來規模更為巨大的經濟、環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