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亮在吊機作業(yè)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道:
“當時我首付10萬元,又貸了30萬元買這大家伙,現在貸款快還完了。”年僅23歲的安徽小伙柳明亮站在自己的吊車前,表情輕松地對記者說。
“一般干這個的年齡都是三四十歲,甚至四五十歲,像我這樣才20歲出頭的,應該沒幾個。別看我年紀小,技術可不差。”柳明亮笑容中帶著自豪。
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轉行開吊車
“我從小練體育,接觸足球有十幾年了,本想當個職業(yè)球員,可惜后來因為受傷耽誤了,大學讀的也是體育專業(yè)。”柳明亮說,畢業(yè)后他沒有從事體育相關工作,而是做了一名吊車司機。
“之所以放棄與專業(yè)相關的工作,主要是因為工資太低。”柳明亮舉例說,“若一個月工資8000元,交完房租水電,加上吃喝交通費用……對一個男生來說完全不夠。”就這樣,柳明亮放棄了按部就班的畢業(yè)實習、就業(yè)之路。
“最開始接觸吊車,是因為家里有親戚從事這個行業(yè),說挺賺錢吊車司機證,但又說這是全國十大高危行業(yè)之一。我想,年輕人吃點苦沒什么,只要能賺錢,干就完了。”柳明亮說,做出選擇后,他一邊繼續(xù)學習大學課程,一邊著手準備駕駛吊車的相關證件。“吊車屬于特種車輛,除了B2駕駛證外,還需要吊車操作證、登高操作證,我花了大半年吊車,邊讀書邊學車,一口氣把這些證件都考了下來。”
貸款30萬元,買下人生第一輛“車”
21歲那年,剛畢業(yè)的柳明亮貸款30萬元,買下了人生第一輛車——吊車,拿到車鑰匙的那一刻,興奮自然不用說,但同時,這個剛剛20歲出頭的年輕人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在紹興租房子每個月要1000多元,貸款要還9000多元,車加一次油要3000多元,再加上吃穿用吊車公司,日子一度過得緊巴巴的。但如今貸款快還清了。”柳明亮說著,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柳明亮是如何打開局面的呢?他回憶,“做這行剛開始的時候很難,不可能上來就有生意。我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去復印店打印了厚厚一疊廣告單,每天天不亮就去工地、工廠、小區(qū)等地方張貼,推銷自己,不求生意,就為了混個臉熟。”
好在不久,柳明亮接到了第一單活。“我記得是去魯迅故里吊一個空調外機,其實是很簡單的活,但因為操作的是25噸的大車,目標也比較遠,我第一次沒有師傅在旁邊指導操作,緊張得手心里全是汗。”如今對操作早已得心應手的柳明亮回憶說。
兩年歷練,如今月入兩三萬元
“我這輛車是行業(yè)里比較小的車,一天下來能賺1000元左右,如果我一個月工作25天,月收入能達到兩三萬元。比很多行業(yè)的同齡人掙得多些,而且工作時間比較自由。”柳明亮說。
除了高收入,開吊車也讓他收獲了許多樂趣。“這是一個很有挑戰(zhàn)性和新鮮感的工作,好比我今天早上在平水撈起了一輛落水車,下午就到袍江安裝廣告牌吊車司機證,明天我可能又去哪里吊玻璃。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內,工作都是不重復的,每天都能遇見不一樣的人和事。”他說。
“做這行經驗很重要,但許多人剛入門就放棄了,現在招人是最大難題。”接下來,柳明亮準備創(chuàng)業(yè),“打算再買輛新車,雇兩個人,辦個小企業(yè),年輕就應該敢想敢做。”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