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3個月后,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終于完成合并重組。《證券日報》記者從內部了解到,2017年11月20日上午,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能投”)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
會上,中組部副部長高選民宣讀了關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領導班子的任命決定:喬保平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凌文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喬保平與凌文此前分別是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一把手、二把手。至此,兩大能源類央企的重組整合正式拉開序幕。
“央企強強聯合,有利于減少無序競爭和同質化經營,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據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白英姿介紹,重組后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在多個領域當屬全球第一,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綜合性能源集團。
稍早前,凌文曾公開表示,重組后的新公司會形成煤炭、常規能源發電、新能源、交通運輸、煤化工、產業科技、節能環保、產業金融等8大業務板塊。而兩家合并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的煤炭年產量達近5億噸,可以為內部煤電提供穩定的煤炭供應,形成產業鏈協同效益。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看來,這兩家央企的合并算是雙重重組、跨行業重組,后續煤電價格也將實現自我平衡。
凌文也表示,神華集團擁有產運銷一體化優勢吊車出租,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煤炭供應保障能力。兩家企業合并后,將會進一步發揮煤電聯營的優勢二手吊車,增加對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的保障能力。
那么國電集團人事任命,此次“中國神電”的落地,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終結十幾年來的煤電之爭呢?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煤電之爭是指火電產業之間兩個陣營的博弈。雖然神華是中國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但國電卻不是最大的發電集團,因此國電與神華的合并,實質上是神華在兩者的關系中更占優勢國電集團人事任命,所以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的成立,應該是給未來煤電兩大產業陣營的發展與整合提供了新的樣本和經驗,但還無法徹底解決煤電之爭。(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