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司綜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知識應知應會問答
NO.64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求基層減負要著力解決______、過度留痕等問題。
答案在文章底部(0^◇^0)/
·專欄開篇語· 在建筑市場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加速專業化轉型,隊伍建設日益完善,施工能力持續增強,生產效益穩步提升,隊伍品牌逐漸形成,而專業化隊伍成長壯大的背后,鐫刻著一群普通人拼搏奮進的身影。
他們的足跡,扎根在風吹日曬的施工現場,他們的故事,書寫進實干爭先的精神脈搏。那些精心打磨專業技藝、追求毫厘精度的技術能手,那些日夜與機器轟鳴相伴、專注保障進度質量的產業工人,那些寒暑不輟、默默堅守崗位的普通一線建設者,為專業化隊伍凝聚起最鮮活的力量,為各項目建設描繪出最生動的篇章。
“三自”理念賦予他們前行的底氣,設備自有讓操作更有默契,人員自管增強主人翁意識,管理自主激發創新活力。“五同”管理則讓隊伍形成發展合力,同學習時的切磋、同勞動中的協作、同參與里的熱忱、同生活中的互助、同管理中的擔當,讓每個個體都能在平凡崗位上迸發出不凡的力量,為集體發熱發光。
為講好人物故事,反映專業化隊伍建設成績,我們開啟“人物篇”專欄,走近那些在鋼筋水泥間書寫責任擔當的身影,搭起屬于普通人的舞臺。他們的名字,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河南安陽連續高溫天氣,唐家績每天踏著晨光,拿起GPS測量儀、水準儀、全站儀到安羅高速水穩層及瀝青層施工現場進行測量工作。確定點位、測量、記錄,他熟練地操作著儀器,一分多鐘便完成一個點位的施工放樣。“測量工作好比探照燈,為后續路面攤鋪點亮前路”,唐家績熱愛本職工作,在工地上無悔地奉獻著青春。
唐家績個子高高的,說起話來聲音洪亮,微圓的臉龐黝黑里透著紅色,一望便知長期在戶外作業。他曾是一名大學生士兵,2017年至2019年在云南服役,2022年大學畢業后來到二公司公路路面總隊負責測量工作。
“工地就是我的新戰場”
在公路施工中,測量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公路底基層、水穩層、面層等每層結構都需要進行測量,保證標高、厚度及平整度,保障施工質量。唐家績每天背著十幾斤的儀器,在兩公里的范圍內來回奔波,檢測2000多個路面高程。走在盛夏滾燙的公路上,雙腳能清晰地感受到鞋底下熱氣蒸騰,每兩三個月他就要換雙鞋子,但現場環境再艱苦他也從不喊苦叫累。
“新兵訓練、野外駐訓、海訓都很辛苦,但也磨練人的意志和品性”,唐家績說起當兵的經歷神采飛揚,“在悶熱潮濕的野外站崗,經常要一動不動地堅持6個小時,相比之下,我們的工地就像幸福的天堂,”他半開玩笑地說。
從事測量工作,每天都要釘在現場,日曬雨淋,寒暑無阻,又總與那幾樣儀器打交道,時間久了,非常枯燥,身邊有幾位年輕伙伴選擇離開這個崗位,但唐家績堅持了下來。“適應、忍耐、負責”,兩年服役經歷教會了他許多。
從“兵”到“將”,責任在肩
由于踏實肯干,到公路路面總隊不過兩年,唐家績被任命為測量班組的組長,帶領三個年輕人負責全線30.4公里的放線任務。這也是總隊培養人才的方式,只要能干肯干,年輕人很快就會被放到重要崗位,獨擋一面。
唐家績帶新人非常負責,不僅現場講解測量原理,手把手地教授儀器操作方法,而且新人們測量過的數據,他都會進行復測。遇到測量異常情況,他還會幫著找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新人們在他的指導下,專業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個個都能不出差錯地獨立工作。他不無自豪地說,測量班組現在就是我們總隊里能打、敢打、善打、響當當的“尖刀班”。
走進唐家績的辦公室,第一眼就能看到他桌上疊放的近一米厚的檢測記錄表,這是近5個月的原始測量數據。“要把去年的記錄表撂起來,快有一人高了”,他笑著說。晚上頂著星光回到項目部,他還要把這些原始數據輸入到電腦中,為總隊技術負責人提供決策依據,每天都要忙碌到半夜。
為筑牢夏季安全防線,公路路面總隊調整作業時間,實行錯峰施工,而作為“探照燈”的測量工作依然按照既定節奏向前推進。所以烈日下,唐家績的身影始終活躍在施工一線。
從保家衛國的軍人到精益求精的工匠,唐家績用行動證明:無論身在何處,軍人的本色永不褪色;無論哪行哪業,奮斗的青春永遠閃光。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知識應知應會問答
NO.64重復報表信息來源:黨委工作部
編輯: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