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政策
2020年2月7日
國家能源局關于工商業光伏發電并網問題的答復。國家能源局官方網站近日發布關于“吉林省工商業光伏發電并網”留言的答復表示,國家一直都積極支持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并要求電網企業做好接網等相關工作。光伏發電項目管理采取備案制,項目建設前需進行備案,具體由地方能源主管部門負責,各地情況不同,部分省份已將備案權限下放至地市級能源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
福建省發布《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 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福建發改委等七部門近日聯合發布《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 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對小微企業用戶,綜合應用新能源、儲能等技術,提供設備體檢等安全用電服務和節能咨詢服務,助力用戶清潔高效用能。對大中型企業用戶,統籌實施電能替代、綜合能源和需求響應,提供定制化用能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優化用能結構、提升用能效率。(福建發改委)
浙江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浙江省發改委近日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浙江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的通知,明確提出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4%,光伏裝機容量達到 2400 萬千瓦左右,風電裝機容量達到 830 萬千瓦左右風電節能減排情況,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 260 萬千瓦左右。(浙江省發改委)
行業要訊
2020年 2月7日
國內首個220千伏全感知變電站——南京220千伏東大變電站近日在南京建成投運。該站運用能源互聯技術,內置主變、GIS等變電設備智能傳感裝置共計42類、共1093個感知元件,實現了設備運行狀態的深度感知。(北極星電力網)
全國首個方艙式5G共享機房在江蘇鎮江五峰山儲能電站投運。該方艙式5G共享機房設立在儲能電站的內部,由通信運營商與電網公司共建共享。電網公司提供方艙設計和場地及電力支持,通信運營商接入5G設備展開運維。這種資源共享的模式,解決了傳統機房征地難、費用高、流程復雜等問題,使得建設成本大大降低,基建效率顯著提升。(我蘇網)
首都電力交易中心率先實現國家發改委 “六簽”工作落地。截止到2020年底,完成2021年年度電力直接交易,達成簽約電量201.52億千瓦時,組織本地發電企業完成2021年優先發電合同簽訂,達成簽約電量403.7億千瓦時,高效保障了足量簽約的達成,實現了“全簽”比例達到95%。(北極星電力網)
江西省邁入特高壓電網時代——南昌~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線路工程開工。年內完工投運后,既可進一步增強江西與湖南之間網架聯絡,也可保障雅中—江西直流工程滿功率運行,實現清潔能源在華中電網的統一消納與跨省優化配置。(中國日報網)
廣東深汕合作區首個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供電局近日發布消息稱,1月下旬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110千伏金晟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深汕合作區首個開工建設的輸變電工程,工程投產后,將進一步加強鵝埠片區的用電保障,提高單電源用戶的供電可靠性。(深圳新聞網)
電企動態
2020年2月7日
國家電網為北京冬奧會場館100%清潔能源供電。為了進一步提升賽時場館保障能力,國網北京電力借鑒2008年北京奧運會經驗,牽頭制定冬奧場館電力設施建設原則和6項技術標準。目前,28項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已經全部建成投運。同時,電網建設項目還將張北地區的綠色清潔能源接入北京電網,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國家電網報)
國網江西上饒市2021擬投資51億元加快推進電網發展。江西省上饒市人民政府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將投資51億元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改善上饒全域的電網網架結構和電力設施裝備水平,電網規模將在現有數量基礎上近乎翻一番。(大江網)
春節南方電網最高負荷預計增長14%。南方電網公司近日預測,今年春節期間,預計南方電網全網最高負荷將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300萬千瓦,同比增長約14%。其中,廣東、云南電網負荷同比增長將較大,預計有望分別增長19%、21%。(南方電網)
國家電投近日與中國石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家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表示,國家電投近年來在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在氫能、儲能等綜合智慧能源領域進行了有效探索,希望今后雙方通過多方位、多模式的合作,在新能源發展、資本運營、產業創新、國際化等領域深化戰略合作,共謀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國家電投)
國家能源集團首創水電機組閘門協同調度策略。該公司聯合河海大學,充分整合現有數據與系統資源,將基于瀑深枕三站EDC系統的機組發電“一鍵調”擴展至面向水電協同的機組閘門多工程單元“一鍵調”,以期克服過去機組和閘門獨立運行決策帶來的效益損失和安全隱患,在保障流域安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減輕調度人員工作壓力,提高調度決策科學化水平,助力智慧調度精細化建設。(國家能源集團)
新能源動態
2020年 2月7日
預計2021至2025年全球電力系統用儲能裝機需求將年均增速為83.34%。安信證券近日在研報中測算,2021至2025年全球電力系統用儲能裝機需求將從117吉瓦時增至507吉瓦時,年均增速為83.34%。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提升,從發電側的強配到用戶端的低價,從小范圍試用到大規模應用,都表明了儲能市場正處于爆發的前夜。(中國證券報)
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286萬,中國占41%。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發文稱吊車公司,2020年全球廣義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16萬臺,同比增速達到17%。中國新能源乘用車2019年的世界份額達到51%。但2020年受到政策環境與疫情等的影響,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世界地位下降到41%,歐洲追趕超越態勢明顯。(北極星電力網)
特斯拉上海超級充電樁工廠日前正式建成投產,V3超級充電樁正式下線。該工廠投資約4200萬元人民幣,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集研發、生產于一體,初期規劃年產能10000根超級充電樁,且主要為V3超級充電樁。截至目前,特斯拉在華開放的超級充電站已突破730個,充電網絡覆蓋300個以上城市。(界面新聞)
浙江省近日完成全國首筆可再生能源電力超額消納量交易。國網浙江電力近日通過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憑證交易平臺,成功競得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憑證125.5萬張。至此,浙江成功完成全國首筆可再生能源電力超額消納量交易。(電網頭條)
國際要聞
2020年2月7日
世界最大風電產業園項目——新安海上風力發電項目近日在韓簽約投建。該項目是由韓國電力公社和SK E&S、韓華建設公司等民間發電行業,以及斗山重工、CS WIND、Samkang M&T等海上風電設備制造商同當地居民共建。該項目裝機容量為8.2吉瓦。到2030年,項目投資金額將達到48.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766億元),其中民間投資47.6萬億韓元,政府投資9000億韓元。(韓聯社)
全球首個《促進氫經濟和氫安全管理法》近日正式在韓國執行。于2020年2月4日頒布的全球首個促進氫經濟和氫安全的管理法案——《促進氫經濟和氫安全管理法》,已于今年2月5日正式開始執行。該法案目的是通過建立促進氫經濟的基礎,系統地促進氫工業和設定氫安全管理事項,為韓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公共安全做出貢獻。(北極星氫能網)
南非實施全國限電吊車,電力產業拖累經濟發展。受熱帶氣旋埃洛伊斯影響,南非國家電力公司近日宣布風電節能減排情況,從5日12時至7日晚間,南非將實施全國范圍二級限電措施。進入2021年以來,因腐敗引發的管理不善,導致電力設備故障頻發,致使南非國家電網公司不得已多次限電,供電問題已成為南非政府的心病。(國際能源網)
期待與您的合作
由清研智庫能源研究院賴敬予、方雄(實習)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