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夏日的午后,巴新哈根高級中學的禮堂里,兩百多名即將畢業的學生整齊地坐在木制長凳上,一雙雙明亮靈動的眼睛望向講臺上那抹醒目的藍色。“同學們,恭喜你們即將步入人生的新階段。”巴新項目部工會主席閆嘉彬身著藍馬甲,微笑著說道。
2024年年初,由巴新項目部負責實施的西高地哈根城市道路項目開始籌備。這條全長42.8公里的雙向兩車道將像一串明珠,串聯起周邊20余個村落,構建起以省道為核心的多線交通網絡。在第一次現場勘探時,閆嘉彬就注意到
沿途有著多所中小學校
。 本著“擴大朋友圈以獲得最大支持”的想法,閆嘉彬組織“藍馬甲”志愿服務隊對項目駐地周邊的3所學校進行走訪調研。志愿者們準備了文具、體育用品等助學物資,并聯合學校統計了因貧困失學的兒童。“我們可以為你的家庭提供一個就業崗位,每月的工資足夠給孩子上學所需。”
在志愿者們堅持不懈地走訪勸說下,9個家庭的11個孩子得以重返校園。
2024年5月,工程到了大干階段,外籍
工程師萊森發現了新的問題
。“昨天有個孩子跳過圍擋,想赤腳穿過剛鋪的瀝青路面,幸好被施工人員及時阻止,這太危險了!”安管員劉順年當即加派安全員,并加固圍擋,與大家共同在現場值守。
但是閆嘉彬認為:現場的嚴防死守并不是最好的辦法,學生們需要清楚地知道如何辨認交通標識,了解建設現場存在的風險,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于是,閆嘉彬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將安全教育帶進課堂,覆蓋全線的16所學校!”
“剛出爐的瀝青過一會就不冒熱氣了,但這時候的溫度還有160攝氏度,可以做熟食物!”在羅旺中學的課堂上,技術員韓昌洪用溫度計和烹飪經驗為孩子們帶來一場生動的安全教育,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隨后的“安全小衛士”情景劇中,學生們輪流扮演交通指揮員,用中英雙語學習“停止”“慢行”等標識。放學時,四年級的利普森已經像模像樣地幫老師維持起校門口的秩序。
今年7月,哈根高級中學花香彌漫,當一次常規的“藍馬甲”安全教育結束后,校長安德斯
邀請志愿者們到他的辦公室聊天:“下個月是學校的畢業典禮,希望你們可以參加,
給孩子們推薦一些大學的專業方向。
”閆嘉彬爽快答應。 當晚,項目部會議室的燈亮到深夜。負責統籌屬地工招聘工作的劉順年拿出厚厚一沓資料:“根據近些年用工情況的統計,當地主要缺乏的是專業的高級技術工人。”閆嘉彬在項目部內部組織了一次調研,從項目建設需求和屬地人才培養的角度確定了可推薦的專業方向。
7月中旬,哈根高級中學畢業典禮如期舉行,閆嘉彬帶著“藍馬甲”志愿服務隊應邀前往,向學生們展示了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公司參建的超級工程圖片。“這些工程代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水平。”閆嘉彬解釋道:“百尺高樓起于累土,巴新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專業化的技術人才。”在他的介紹下,機修、試驗、測量等項目部的優秀屬地員工一一上臺,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
“畢業后獲得優秀畢業生評價的學生,項目部將優先考慮邀請其來到項目實習,開啟知行合一的成長之門。”
人群中發出陣陣歡呼。
“希望我們一起為巴新的建設貢獻力量。”閆嘉彬與安德斯代表項目部和學校簽訂了就業互助協議后,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藍馬甲”們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宛如那條正在延伸的道路,通向遠方。
供稿:巴新項目部責任編輯:杜宇飛點贊航一,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