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層、真空灌注、合模、后處理,一臺臺超長的海上風機葉片源源不斷地下線。昨日,走進位于如東經濟開發區的重通成飛風電設備江蘇有限公司成型車間,滿眼的忙碌。“我們今年拿到600臺訂單,12套模具滿負荷生產?!惫靖笨偨浝砗魏瓯蟾嬖V記者。
90米,豎立起來相當于32層樓的高度。去年年底,由他們自主研發生產的超大型風電葉片下線后,當即發往金風海上風電場安裝吊車出租,標志著如東風機制造邁入風電“大”片時代。
風機葉片是將風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是獲取較高風能利用系數和經濟效益的基礎構件,其設計、制造及運行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整機的性能和發電效率,被喻為風機的“靈魂”。何宏斌說:“開發這臺90米長的大功率葉片,克服了設計、材料、工藝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它是公司繼實現64米、70.7米、83.6米等各型號大功率風機葉片批量生產后,在風電技術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同一天,在重通成飛西側的江蘇海裝風電總裝車間,電工宋瑞正忙著給華能項目5兆瓦風電主機機艙安裝動力電纜。江蘇海裝接到的華能H3#項目80臺套主機訂單將于本月生產結束?!霸谌鐤|建設的中廣核、國信、協鑫等海上風電項目給我們就下了190臺5兆瓦風機訂單,部分交付后,今年銷售收入有望超過20億元。”公司總經理陳瀾介紹,5兆瓦風機是自主創新的結晶,為實現海上風電機組“大型化”,最近還將推出6.25兆瓦風電主機。
“我們重通成飛風葉項目是被海裝風機項目吸引而來的,海裝又是被如東大規模建設海上風電場所擁有的巨大市場吸引過來的。”何宏斌坦言:“如東的海風,引來了一串裝備制造產業項目,催生了風電裝備制造業產業?!?/p>
如東建設風電場初期,風電設備依賴進口,當海裝投產后,出現了驚天大逆轉——向美國出口風機了。
今年3月份開始,隨著復工復產,如東海堤外20多公里海面上一座座大型風電項目加快施工,海堤內的風電裝備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江蘇海力風電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寬闊的外場地上,為中廣核、上海電氣等一批風電項目定制的大功率風機塔筒正在陸續出貨。今年這家企業到手訂單爆發性增長,2月下旬復工后日產量突破200噸。(下轉A2版)
如東“種”出風電全產業鏈
(上接A1版)
與海力風電一樣,位于小洋口風電產業園的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有限公司如東工廠同樣得益于大幅度減少物流成本的“隔岸供應”。
海裝一路之隔的北側,總投資12億元的國科智能電氣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建設。這家由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投資上馬的項目早在建設之前,已經于2018年投產?!皝聿患敖◤S房如東海上風電,我們就租房生產,落戶當年實現銷售額6000多萬元,今年將突破1.5億元?!苯K國科智能負責人武鑫自豪地告訴記者,“以前風機控制系統、變槳系統、變流器全靠進口,現在我們研發以后,產品是國產化的先鋒。”
圍繞一個風機延鏈做文章,目前,如東已集聚風電裝備制造企業13家、施工運維培訓檢測等配套企業23家,形成以風機整機和配套設備制造為主,包括風電技術研發、風電場施工建設和運營維護、勘察設計、防腐材料、海洋環境保護、大型設備物流等在內的風電全產業體系。2016年底,如東獲批全國首家國家火炬海上風電特色產業基地。
去年,全縣風電裝備及配套產業實現應稅銷售突破250億元,同比增長38.2%。今年一季度,全產業鏈實現應稅銷售75億元,同比增長90.4%,成為新興支柱產業之一。
“定向招引風電設備制造和風電場運行項目吊車公司,補齊補強風電制造業短板,做優做長產業鏈,如東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如東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慧宇說,近年來,如東進一步加大風電產業培育力度如東海上風電,大力拓展產業鏈條,通過“以資源帶投資、以投資促產業、以產業推轉型”,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業將一路高歌猛進。
本報記者 楊新明 徐愛銀
本報通訊員 徐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