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海上風電場概況
南通如東沿海風力資源豐富,據統計一年內6級風以上天數達200多天。伴隨著,南通沿海大開發戰略吊車出租,如東沿海風電建設如火如荼開展,到目前已建成風電項目共 6個,分別是如東龍源環港海上風電項目、龍源蔣家沙 300MW 海上風電項目、華能如東 300MW 海上風電場工程、中水電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潮間帶)示范項目、魯能集團江蘇東臺 200MW 海上風電場項目、中廣核 150MW 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建成裝機430臺,已位列縣級海上風電裝機量全國首位。
江蘇海上龍源風力發電場
江蘇海上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5日,是龍源旗下第一家專業從事海上風電開發的企業,主要從事龍源在江蘇地區海上風電的開發、建設、運營等工作。江蘇海上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國內海上風電的領先地位。公司實施一套班子四塊牌子的管理模式, 風電場主要分布于江蘇如東沿海區域,公司先后建成世界第一個近岸式風電場—龍源如東3萬試驗風電場,國內第一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龍源如東15萬示范風電場以及“5萬示范增容”、“5萬試驗擴建”、“20萬示范擴建”、龍源蔣家沙 30萬 海上風電項目6個海上風電項目,共安裝10個廠家15種機型共230臺海上風機,建成了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
華能如東海上風電場
華能如東海上風電場位于如東縣近海八仙角海域,是華能集團首個海上風電項目,我國“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點工程。風電場中心離岸距離約23公里,裝機總容量為300MW,共有風機70臺,其中5MW海上風機為國內首次批量應用,70號風機風輪直徑為171米,為目前世界最大。項目于2016年4月25日正式開工建設吊車,2016年12月23日首臺機組并網發電,2017年9月30日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2018年度風機可利用小時3032h,風機可利用率98.66%。自并網以來(截至2019年2月底),共完成發電量143930.3442萬kWh。
中水電如東風電場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如東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成立,所屬中水電如東海上風電場由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如東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江蘇東電新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項目總裝機容量100兆瓦,由10臺單機容量2兆瓦、32臺單機容量2.5兆瓦的風電機組組成,總投資約14億元。首次將解放軍理工大學為登島作戰專門設計的路基板技術移植于潮間帶風電項目建設。借助這項技術,成功打造出中國水電如東海上風電場(潮間帶)樣板工程。2013年2月24日完成首臺風機基礎沉樁,11月18日完成首臺風機吊裝如東海上風電,2014年5月23日首批10臺單機2兆瓦風機并網發電。第二批32臺單機2.5兆瓦風機于2014年7月開工建設,2016年初全部并網發電。當前全部風電機組已并網發電,年發電量達2.1億千瓦時。
廣恒新能源東臺海上風電場
江蘇東臺200兆瓦海上風電場,位于江蘇省東臺市東沙沙洲東南部,場區中心離岸距離36公里,涉海面積29.8平方公里,風場共布置50臺4.0兆瓦風機、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一座陸上集控中心。東臺2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是目前國內離岸距離最遠、單位容量最大、海域情況最為復雜、電壓等級最高的海上風電項目。2010年10月通過國家首批海上風電場特許權項目招標獲取如東海上風電,2013年7月獲得核準,2015年7月獲得電價調整批復,2016年4月陸上集控中心開工、7月海上風機基礎開工,2016年底首批機組并網發電,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并網發電”的海上風電建設新速度。2018年發電量突破6億千瓦時。
中廣核如海風電場
中廣核如海風電場位于江蘇省如東縣近海海域,風電場中心位置離岸約25km,海底高程在-3.7~-15.3m(1985國家高程基準)之間,整個風電場形狀呈多邊形,規劃的海域面積26.2km2。2015年5月,項目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16年1月28日,首批風機投運;同年8月18日,項目成功實現全場投運。中廣核江蘇如東項目是我國首個滿足“雙十”標準(離岸距離不少于10千米、灘涂寬度超過10千米時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的海域布局)的海上風電場。風電場設計年有效利用小時數約為2667小時,年上網電量為40544萬kWh,在江蘇省東部沿海,利用海洋資源,開發寶貴的風能資源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每年可以減少CO2排放量約為26.8萬噸。
圖文:蘇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