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一個低調的省份,甚至還有人會問:“貴州是哪個省?”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貴州省非常傳統,甚至有些“落后”。除了豐富的旅游資源,茅臺、老干媽、黃果樹瀑布之外,還有啥呀?
事實上,貴州省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和旅游大省。
近日,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印發《貴州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簡稱《規劃》),闡明了貴州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發展基礎、總體要求、重點領域、重大行動和保障措施,是全省未來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行動綱領。
《規劃》將貴州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分為支柱型產業集群和培育型產業集群,進行分級分類規劃發展。
據了解,到2025年,貴州將打造一批具有國家競爭力、區域特色優勢明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力爭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總產值突破1.3萬億元,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其中,大數據產業集群就是支柱型產業集群發展重點之一。
雖然2020年貴州實現GDP 1.78萬億元,位列全國第20位吊車,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貴州省是我國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到三線建設時期都重點建設的省份。貴州省可以說是我國西南各省乃至全國近10年來發展最快的省份。
貴州的經濟增速長期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即使是2020年仍然保持了4.5%的增速,排名全國第二名。
對于一個“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省份,貴州如何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并成就“云上貴州”?
01
云計算成貴州首位產業
根據《規劃》,貴州為發展大數據產業集群將實施多個重點工程。其中,將云計算服務培育成首位產業,并著力發展數據中心及數據服務產業。
為了加快云服務發展工程建設二手吊車,2017年,貴州省政府與蘋果公司簽訂協議,蘋果中國大陸用戶 iCloud 服務由云上貴州公司運營,同期華為、騰訊、蘋果數據中心相繼開工建設。
據了解,貴州將吸引更多金融機構、互聯網頭部企業在貴州開展全國性、區域性云結算,將云服務打造成全省大數據“首位產業”“品牌產業”。
目前,貴州在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推進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大數據和結算中心災備基地、騰訊數據中心二期、華為云計算中心、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擴容、蘋果數據中心、貴州科學數據中心、FAST天文大數據超算中心、國電南自數據中心二期、義龍大數據基地等項目建設。
阿里巴巴、京東、華為、百度、騰訊、微軟、蘋果以及高通和英特爾等國內外大數據知名企業紛紛落戶貴州。
除了互聯網企業,貴州的新發展方向同樣吸引央企的廣泛關注。而在貴州建設大數據產業同時為結合國家“東數西算”規劃布局。
2021年5月26日,一項名為“東數西算”的重大工程在貴陽舉行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正式啟動。
“東數西算”規劃的主要目的是將東部的數據流動到西部存儲、計算。今年數博會期間,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與貴州省貴安新區管委會簽訂框架合作協議,計劃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建設南方能源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把它打造成一個綠色節能、共享開放、國際領先的超級能源數據中心,并在未來成為國家能源數據服務的重要樞紐。
“‘東數西算’帶來數據要素的跨域流動,是實現產業聚集和平衡區域發展的重要路徑。”貴州省量子信息和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潘偉杰說,在西部建設數據中心,不僅能夠創造新型信息消費市場,還能為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動能。
今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數據中心、京東數據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在貴州簽約落地,蘋果iCloud(貴安)數據中心正式落成,累計建設5G基站30738個,通信光纜超過140萬公里,互聯網出省帶寬達到1.95萬G,大數據基礎設施持續優化。
以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為例,該數據中心坐落在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存儲量相當于46億部高清電影,是國家級數據中心和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示范基地。
早在2013年建設貴州信息園的過程中,中國電信就積極推動綠色發展,高度重視能耗的減少,按照世界級第四代綠色大數據園區建設標準,實現了園區能源效率最大化和環境影響最小化。
而在2016到2020年期間,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整體用電量在5年翻了三番的同時,空調電耗卻相對下降26%。同時,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2020年PUE最優值達到1.18,遠低于國家數據中心建設標準要求的1.5。
02
自身優勢引央企投資
在央企代表看來,貴州把央企作為招商的最重要對象,擺在最重要位置,貴州自身發展的機遇和潛力是央企投資貴州的關鍵。
根據貴州國土空間規劃,將形成“一群兩圈多組”的組團式新型城鎮化空間結構,通過中心城和區域性中心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將全省串聯成一張城鎮化網絡,進一步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和帶動作用,從而實現區域內資源、產業、人才、科研等要素快速流動中國華電 貴州,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9月14日拍攝的貴州省貴安新區華為云數據中心。
新華社記者 劉續/攝▲
“我們對貴州發展大數據最大的感受是政策環境非常好。”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擁軍說,良好的政策環境帶來了良好的品牌效應,近年來全國的很多企業和外資企業紛紛來到貴州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
2016年,貴州獲批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從2012年國務院明確提出貴州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戰略新興產業已將近10年。
多年來,國家為發展貴州確實提供了不少政策優勢。
2014年2月25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和《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規劃綱要(2014—2020年)》。政策內容由9個部分組成中國華電 貴州,分別是落戶獎勵政策、人才引進政策、財稅扶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電價優惠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物流優惠政策、信息基礎設施保障和項目投資服務政策。
其中,《貴州省加強科技創新加快科技進步獎勵補助辦法實施細則》表明,具備上市條件的省外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總部遷至貴州省注冊上市,并將其上市募集資金的 70%(1 億元以上 ) 繼續投資在貴州省的,給予 500萬元補助。對引進到貴州省建立的各研發機構給予一次性最高 500萬元專項經費補助,并在創新項目上給予重點傾斜。
在2018年初,貴州省投資促進局研究起草了《貴州省2018產業大招商突破年行動方案》,得到了貴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肯定,在全省印發實施。越來越多的招商優惠政策是貴州招商引資的堅實保障。貴州省投資促進局局長馬雷坦言,貴州省產業大招商取得“大突破”得益于不斷創新招商引資體制機制,激發招商引資新動能。
2020年12月11日舉行的央企助力貴州發展大會上,不難看出央企投資貴州的強大信心。
據了解,在央企助力貴州發展大會上,貴州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核電等48家央企形成投資合同項目226個,擬投資額4453.61億元,達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1個。
226個投資合同項目按板塊分,包括現代服務業項目50個,投資金額1360.73億元,占投資總額的30.55%;新基建項目22個,投資金額378.24億元,占投資總額的8.49%;城市建設項目17個,投資金額884.08億元,占投資總額的19.85%以及新能源項目92個,投資金額1276.41億元,占投資總額的28.66% 。
同時,貴州省有關單位與20家央企或央企下屬企業簽訂項目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1277.8億元。這12個現場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分別是中咨公司、中國建材、南光集團、中國旅游集團、中國節能、國家電投、華潤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華電、中國華能、華錄集團和招商局集團。
除了政策優勢,貴州省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還有其得天獨厚的自身優勢。
首先,豐富的煤炭和電力資源的貴州,本就是全國電價最低的省份之一。在數據存儲成本中,有近50%是耗電,這其中又包括兩部分:一是本身機柜的耗電,可以靠技術革新來解決,二是空調的耗電。空調耗電量與室外溫差有關,溫差越大,耗電量越大,反之亦然。由此可以推斷,天氣涼爽有利于降低空調耗電量。貴州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海拔1100米,平均氣溫14-16,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5,相較其他省份,氣溫低得多。
其次,用電安全對大數據產業尤為重要。貴州不在主要地震帶上,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概率極低。而且,20世紀以來,我國共發生800余次6級以上的地震,但貴州均在名單之外。貴州電網屬于南方電網體系,獨立于國家電網之外,即便其他省份發生電網癱瘓事件,貴州也不會受到影響。
第三,空氣潔凈對大數據存儲十分友好。貴州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因為數據機房需要在常溫環境下運行,而貴州的大數據中心有天然的常溫環境。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樞剛表示,貴州是中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明顯,能源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越,發展空間巨大。中國華電將全力加大在貴州投資力度,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加快清潔低碳發展,助力建設美麗貴州,全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助力能源基地建設。
03
在黔央企釋放規模效應
隨著中央企業不斷推進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在黔央企業績亮眼,已釋放規模效應。
在烏江干流貴州境內河段,為盤活豐富的水電資源,由國務院批準組建了國內第一家流域水電開發公司——烏江水電開發公司。
作為中國華電集團與貴州合資的在黔央企,歷經近30年的發展壯大,企業由單一水電企業逐步發展成為集水電、火電、新能源和綜合產業為一體的綜合能源企業,圓滿完成了烏江干流貴州境內河段梯級電站開發任務。
目前擁有發電裝機容量1334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66.3%,是貴州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最大的重要能源企業。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貴州省唯一的電力上市企業和中國華電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一直以來,企業積極融入貴州省“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致力于貴州境內北盤江、芙蓉江、三岔河流域梯級水電開發。
2021年1月4日,貴州赫章縣就成功與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宇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兩家央企分別簽約《大唐赫章農業光伏項目》和《赫章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項目》,簽約資金42億元。
大唐赫章農業光伏項目,選址于赫章縣松林坡鄉、朱明鎮、古達鄉、結構鄉、羅州鎮,用地面積約15500畝,預計光伏裝機規模為600MW,項目建設規劃投資約21億元。赫章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項目,選址于赫章縣雉街鄉,用地總面積約749畝,建設集研發、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項目建設規劃投資約21億元。兩個項目的落地建成,將為赫章縣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更加充實赫章縣鄉村振興產業基礎。
2021年6月28日,企業北盤江光照、馬馬崖、董箐三個光伏項目(共計75萬千瓦)競配成功,被納入2020年國家競價補貼范圍,成為中國華電集團光伏競配項目規模第一、貴州省光伏電站單體規模第一的項目。該項目計劃年底投產發電。屆時將成為我國第一個流域梯級水光互補可再生能源基地。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總部執行總經理姜子良直言,集團對貴州新型城鎮化建設非常感興趣。姜子良表示,“十四五”期間,集團在貴州的投資除了持續發力基礎設施建設外,將逐步深入城鎮化建設領域,在新型城鎮建設、特色小鎮以及片區開發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目前,集團正在遵義市、安順市等地探索新型城鎮化建設模式。
中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祥才看好的是貴州旅游產業化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旅游已融入到了普通民眾的生活,加之貴州日新月異的交通網絡,貴州旅游業產業化發展大有可為”。陳祥才表示,集團即將在荔波縣投資的荔波古城綜合文旅項目是邁入貴州旅游產業的第一步。
編輯丨葉子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