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七局集團三公司珠肇高鐵回龍特大橋跨規劃肇明高速連續梁全部合龍
6月9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珠肇高鐵項目右線回龍特大橋跨規劃肇明高速連續梁順利合龍,至此該大橋左右線兩座跨規劃肇明高速連續梁全部合龍,廣湛、珠肇高鐵交匯并行路口最后堵點成功打通,為珠肇高鐵珠三角機場站方向箱梁架設任務穩步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雙線回龍特大橋位于肇慶市高要區回龍鎮境內,
包含兩座跨規劃肇明高速連續梁,
是珠肇、廣湛高鐵交匯并行“交叉路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橋右線采用(60.75+100+60.75)米結構連續梁,上跨規劃肇明高速公路和廣湛高鐵,于廣湛高鐵右側并行直至進入珠三角樞紐機場站。該路口橋梁上跨穿插結構復雜,三線交叉施工,作業面狹小,安全風險大、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為項目控制性工程。右線連續梁施工過程中,為確保施工質量,項目團隊精心策劃、科學施工,經過比選采用“型鋼立柱+加強型貝雷梁”一跨式梁柱結構支架方案,規避了高墩落地支架安全風險,全方位保證了施工作業安全。同時,為了降低線路軌面高程并滿足廣湛高鐵架橋機通過要求,設計采用隱式蓋梁門式墩結構,蓋梁與箱梁一體化澆筑施工。(余立明)
西十高鐵項目無砟軌道首件順利澆筑
6月7日,西十高鐵項目無砟軌道首件順利澆筑,標志著該標段軌道施工進入標準化、模塊化推進階段。
該項目無砟軌道采用長枕埋入式無砟軌道技術,施工過程中采用智能化設備和數字化管理手段,有效實現了軌距誤差小于
1毫米、軌向偏差小于2毫米的行業領先標準,同時綜合獲得了澆筑前
TQI值0.956,澆筑后TQI值1.559的良好軌道質量指數,為確保列車在復雜山區的平穩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項目在全過程施工中通過
BIM 技術優化施工方案,引入智能監測系統實時調整參數,確保道床板混凝土一次成型,幾何尺寸零缺陷。面對秦嶺生態區地形復雜,交叉施工頻繁,項目團隊還積極聯合西成公司、相關科研單位展開技術攻關,采用自動化精調系統和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精準控制軌道線形,同時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提升結構耐久性,確保了此次無砟軌道首件澆筑的順利完成。(李平平)
深圳地鐵22號線項目黎光站裝配式首塊頂板混凝土澆筑啟動
6月1日,深圳地鐵22 號線項目黎光站裝配式首塊頂板混凝土正式啟動澆筑,項目裝配式車站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為后續拼裝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確保裝配式車站施工的順利推進,該項目成立了由項目經理牽頭,整合了設計、生產、施工等核心力量的“攻堅工作專班”,先后召開
推進會、工藝研討會及工裝設備洽商會40余次,并
2次赴兄弟單位進行觀摩交流,優化形成了“智能龍門吊
+拼裝臺車+ 操作平臺”的模塊化施工方案。該方案創新采用一套智能施工系統服務黎光站、庫坑站兩站的“兩站共享”施工模式,通過智能門吊實現頂板、側墻等構件毫米級定位,拼裝臺車完成中板精準就位,操作平臺輔助頂板張拉作業,較傳統工藝預計縮短工期
10%。后續,項目部將按計劃開展構件養護和質量檢測,確保今年
9月拼裝首環時無縫銜接。(張月芳)
杭州地鐵15號線15標項目部一季度“立功競賽”獲佳績
6月3日,杭州地鐵15號線15標項目部在15號線17家施工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
杭州地鐵四期工程“立功競賽”
2025 年一季度考核第二名,贏得了業主的高度認可。
此次 “立功競賽” 旨在提升地鐵建設的質量、安全與效率,競賽啟動以來,項目團隊迅速響應,將
“足智多謀見成效、立足崗位做貢獻
” 的精神融入項目建設。面對復雜地質條件、工期緊張等諸多不利因素,項目團隊群策群力,不斷提升項目管理質效,新型鋼支撐伺服系統、新型高強塑合金聲測管、專門固定鋼邊止水帶裝置、折疊式基坑護欄等創新應用,有效解決了施工過程中眾多安全風險因素,提升了施工效率;
“黨員身邊無違章”、“一周一主題”隱患排查治理,
定期安全培訓、高頻次現場巡查等舉措,織密了安全防護網,
競賽期間實現了安全 “零事故”、質量“零缺陷” ,一季度順利完成了康橋站二次交改打圍和龍騰街站基坑開挖施工。(劉福祥)
西渝高鐵水磨村大橋7號墩0號塊混凝土順利完成澆筑
5月29日,西渝高鐵項目水磨村大橋
7號墩0號塊混凝土順利完成澆筑。水磨村大橋位于重慶市開州區天和鎮水磨村,全長
312.97米,跨水磨溪及縣道X508,是西渝高鐵建設中的重要工程之一。此次澆筑的
7號墩0號塊,是(32+56+32)米連續梁上部結構施工的起始部位,對整個橋梁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起著關鍵作用。
為確保澆筑順利,項目部組織技術人員對施工方案進行了多次優化和論證,對作業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技術交底和安全培訓;嚴格把控每一道工序,對混凝土的配合比、澆筑速度、振搗質量等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經過連續
12小時的緊張施工,7號墩0號塊混凝土順利澆筑完成,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吉晨曦)
本桓高速項目施工取得階段性成果
5月29日,本桓高速項目威寧互通樞紐工程威寧互通
B、C匝道鋼箱梁上跨鐵路頂推施工圓滿完成,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為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威寧互通涉鐵工程B、C匝道鋼混組合梁(34m+55m+34m)以鋼箱梁的形式跨越本桓鐵路,橋梁全寬均為
15.68米,采用邊跨吊裝,中跨頂推,此次跨鐵路中跨頂推鋼箱梁全長
65米,總重量達740噸。在每日僅有的4 小時鐵路封鎖時段內,完成跨鐵路鋼箱梁頂推施工,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和高效的執行力,更需對安全風險的高度警惕和精準控制。施工采用步履式頂推技術,借助步履式三維千斤頂與計算機液壓同步控制系統,對鋼箱梁進行精確的豎向提升、水平推進以及側向調整,經過反復的“頂升、推進、糾偏、回落、重復”作業,圓滿完成了頂推任務。(閆鳳)
津濰高鐵項目相繼完成重要施工節點
5月25日,繼黃驊特大橋跨黃趙公路連續梁順利合龍后,津濰高鐵項目再迎重要施工節點——
黃驊特大橋跨黃石高速連續梁順利合龍,
圓滿完成了業主下達的節點工期,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黃驊特大橋跨黃石高速連續梁主跨
80米,總計10 個節段,是制約相鄰標段箱梁架設的關鍵性工程。該連續梁跨越既有黃石高速,車流量密集、安全風險高、工期壓力大。自
2024年9 月開始零號塊施工以來,項目團隊科學組織,積極協調,嚴格落實施組方案,強化現場各工序盯控和檢查驗收,克服了冬季施工和春節后復工復產的不利影響,確保了控制性工程實體質量安全,圓滿完成了節點任務。此次連續梁順利合龍不僅驗證了復雜環境下大跨連續梁施工的技術可行性,更助力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進程。津濰高鐵建成后,將串聯環渤海經濟圈,縮短京津冀與山東半島的時空距離,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馮毅)
珠肇高鐵項目首段無砟軌道底座板澆筑完成
5月24日,珠肇高鐵江機段首段無砟軌道底座板順利澆筑完成,項目建設進入無砟軌道施工階段。
珠肇高鐵采用CRTS 雙塊式無砟軌道結構,從下到上由底座板、隔離層、道床板、軌枕、扣件、鋼軌組成。為確保底座板澆筑質量,項目部超前謀劃、精心組織,成立無砟軌道施工技術攻關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細化施工流程,澆筑過程中,技術人員現場全程盯控,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難題,嚴格把關各道工序,有效保障了底座板首件澆筑質量。
作為廣東省自主投資建設管理的第一條時速
350 公里高鐵,珠肇高鐵建成后,將串聯江門站與珠三角樞紐機場,實現軌道與航空無縫銜接,沿線珠三角主要城市間均將實現
1小時通達,對落實廣東省交通強省建設要求,加快構建“
12312”出行交通圈具有重大意義。(余立明)
來源:珠肇高鐵、西十高鐵、深圳地鐵22號線、杭州地鐵15號線15標、西渝高鐵、本桓高速、津濰高鐵項目部
編輯:馬珂嬌主辦:黨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