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風電產業園,東方電氣集團研制的全球最大26MW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震撼下線。這臺機組不僅單機容量全球最大、葉輪直徑最長,且供應鏈完全自主可控,關鍵部套技術世界領先。
而在2025年6月20日上午,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檢測基地傳來捷報,經過1個月的全天候測試,這臺機組成功完成國際首次基于全工況地面試驗臺的并網測試,為其邁向商業化應用再添關鍵保障。
· 第三代全集成半直驅技術
該機組采用了第三代全集成半直驅技術路線,以及葉片氣動與結構協同設計等新方案。整體發電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時,相較于現有18MW半直驅風電機組,風機整體體積增大不到10%,便于海上運輸和吊裝。經過測算,以500MW的風電項目為例,采用26MW等級的機組能比18MW的機組降低單位千瓦造價5%,提升發電量4%-5%。
技術集成的背后是長期積累與創新實踐。軸系、齒輪箱和發電機的高度集成需精確設計與制造工藝,以保障各部件協同高效運行。研發團隊深入研究每個部件性能并優化,通過大量模擬分析與試驗驗證調整設計。
為滿足高承載要求,突破常規增加行星輪數量,但面臨結構穩定性、齒輪嚙合精度等挑戰。經過8個月艱苦攻關,終于攻克超大齒圈直徑難題,為第三代全集成半直驅技術成功應用奠定基礎。
· 超強抗臺風與防腐蝕設計
我國沿海臺風頻發,海上環境鹽霧腐蝕嚴重,因此風電機組必須具備優異的抗臺風和防腐蝕能力。東方電氣26MW級海上風電機組配置雙重抗臺風技術方案,可抵御17級超強臺風。2024年9月,采用該方案的風電機組成功經受住超強臺風“摩羯”考驗。
其抗臺風能力主要依托智能控制系統。臺風來臨時,系統自動調整槳葉角度縮小受風面積,甚至利用臺風前期優質風能發電,實現“抗臺風三級跳”。60臺機組在狂風暴雨中安然運行,創造“軟發電”新模式,兼顧機組安全與風能利用效率。
為應對鹽霧腐蝕,機組采用全密封結構防止鹽霧腐蝕方案。研發團隊精心設計選擇密封材料和結構,通過特殊密封工藝和材料,有效阻擋鹽霧進入,大幅延長機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
· 3萬余零部件全部自主可控
過去,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部分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制約產業發展。
東方電氣26MW級海上風電機組由3萬余個零部件組成,實現100%國產化,真正做到產業鏈、供應鏈完全自主可控,發電機、葉片、軸承、電控系統等關鍵部套技術達世界領先水平。東方電氣以國家能源戰略需求為導向,聯合國內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在發電機領域,自主研發攻克大容量發電機設計、制造和控制等關鍵技術。
2025年7月2日,北極星電力網、在山東煙臺舉辦第五屆海上風電創新發展大會 ,大會以“逐風深藍 創新賦能”為主題,邀請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機械所所長王德輝先生,王德輝自2011年畢業加入東方電氣從事風電整機設計,負責開發完成當前全球最大的26MW海上風電機組,會上,他將為我們分享東方電氣全球最大的26MW海上風電機組開發情況。
掃碼添加好友,報名咨詢會議詳情
( 來源: 作者: 周小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