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徐工鐵粉們都是“看門道”的專家
從中窺到的是全新的業務商機
520徐工國際客戶節活動期間,小編在后臺接到的留言,不僅有對開幕式的贊賞,更多的是詢問“這活是怎么干的”。上期已經帶大家領略了徐工G2代超級六聯吊的盛大場面,但這場視覺盛宴的幕后故事還遠不止于此。
六臺130噸G2協同吊起重達8噸的大屏
親臨開幕式現場的人,無一不被那獨特的氛圍所震撼:燈光在機械叢林間迸發,炫酷的燈光秀與剛柔并濟的表演交相輝映,讓人仿佛跌入重工與藝術共生的靈韻空間。
如此震撼的現場效果,歸功于2500盞燈光的立體呈現、巨型徐工LOGO造型的舞臺、60米柔性屏幕的升降設計以及精心搭配的4串雙12寸四分頻線陣列音箱等等。然而,在這炫目效果背后,真正賦予其生命律動的關鍵,是徐工起重機團隊。
這支一直在各種影片拍攝、舞美搭建等領域默默奉獻的的幕后英雄團隊,首次以群體組合、巨臂交織的震撼姿態亮相,憑借精湛的技術與默契的協作,創造出這場無與倫比的重工美學奇觀。
為了呈現整個開幕式設計的燈光效果,需要在有限空間內布置55臺起重機,完成2500多盞燈的吊裝任務。整個吊裝過程相對復雜,涉及到吊高、吊遠、多臺車協同抬吊等不同的工況。
每一個豎燈框架,需要兩臺25噸起重機在30米幅度下,共同起鉤、同步變幅,將燈架穩穩吊至20米的高度;而與柔性屏幕配套的橫燈吊裝更是難度增加,吊臂不僅要跨越豎燈框架,還要在50米大幅度下,依靠6臺220噸起重機車完美配合,將長達60米的橫梁吊至20米的高度。
這些高精度的吊裝操作,對起重機的微動性、多臺車協同作業的同步性以及面對復雜工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現場起重機排布密集,每一步都經過精心規劃與合理布局。這是導演組對燈光效果的精心設計,更是徐工技術團隊對起重機選型、布車和吊裝方案的精確計算。
“太棒了!鋼鐵巨臂與舞臺燈光造型相融,工業制造與藝術創意交匯,這是國家隊才能打磨出的機械交響,也為吊裝行業開拓出新的業務領域——過去必須用威亞構建的舞美燈光場景,有了新的創意組合模式,值得推廣。”多位資深創意導演如此評價。
如此龐大而復雜的工程
不僅展現了起重機械的強大力量
更彰顯了現代工程技術和藝術創意的完美結合
每一盞燈光的點亮
背后都是無數技術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未來
起重機械將在更多領域創造奇跡
帶來更多精彩與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