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
在10月18日上午舉行的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論壇上,來自行業內風電裝備企業、服務商、項目業主方、整機制造商、設計認證機構和科研院校等諸多同仁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嘉賓精彩觀點摘要如下:
宗川翔:貫通設計、制造及項目管理全環節,控制風機質量安全風險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資深技術經理宗川翔
質量安全風險的發生,不只是單個環節的問題,需要將全環節所有風險點全部貫通,把漏洞堵上才能最終避免失效和事故的發生,提升風電產業的質量和可靠性。高質量和高可靠性保障主要來自三方面。
其一,從設計中來。風機設計的可靠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管控風險的手段。整機商的研發應適應行業發展的節奏,打造差異化產品,避免直接價格競爭。開發商根據場址條件選擇合適的產品,而不是一味追求更大的機組,同時注重驗證與行業合作,通過實際驗證和制定標準規范的制定保證這個產品質量的提升;其二,從制造中來。在制造環節加強生產工藝的設計和過程的管控;其三,從項目管理中來。對項目的全過程進行風險管控,梳理行業失效案例,建立失效數據庫,從設計制造、運輸安裝、運維等環節識別新的風險,再將新的風險管控措施運用到整個項目的管理中去。
蔡安民:尊重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規律,技術創新并非一蹴而就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風電改造部主任蔡安民
因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的的倒塔,根源在四個方面:機型更新迭代過快,沒有經過充分驗證就推向了市場化應用;產業鏈成熟度偏低,穩定、成熟的供應鏈同樣需要沉淀;低價競爭以及激進的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具有不確定性,任何一項技術、一個工業產品、一個行業的技術創新都需要和經驗的積累和時間的檢驗。縮短開發周期和激進創新方式將使機組可靠性急劇下降。
黃輝秀:大型風電葉片帶來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黃輝秀
機組大型化帶來葉片的大型化。大型葉片帶來的挑戰包括四方面:其一,大型葉片的翼型數據需要修整及重新測試,測試不僅需要應對更大尺寸的風動、更高的風速以及大坡度翼型對前沿的粗糙度的高敏感度,同時還需要投資新的測試臺;其二,與機組的匹配難度空前加大,重量,剛度與載荷的匹配需要無數次的調整;其三,動輒上百米的葉片使得制造時的操作難度加大,不僅需要應對厚度差引發的不穩定性,還需要解決百米腹板的形變問題;其四,生產工人需要重新熟悉工藝及流程變化,產能重復進入爬坡期。
李如海:平價市場下風力發電機可靠性關鍵技術研究
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副經理李如海
進入平價時代,對降本不斷的追求極致成為風電領域的長期趨勢。在降本的大框架下,風電發展呈現出“六化”趨勢和“四新”特征。六化主要包括大型化、集成化、中高速化、低成本化等趨勢,四新則指的是新路線、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六化”趨勢及“四新”特征為風力發電機的質量和可靠性帶來較大風險,行業需要從高可靠性出發,依托關鍵技術研究出解決方案。
周杰:風電機組全生命周期安全控制解決方案
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控制專家周杰
風機大型化時代,風電對于技術可開發區域的不斷拓展使得風電場所在的區域的氣候、環境越發的多樣,風機面臨的運行的環境更加的復雜,環境的復雜性讓機組的運行風險成倍的增加。為提升更高的環境適應力去應對極端的天氣,修煉更準確的風險的辨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金風科技在充分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基礎之上更新智能風機2.0,以數字孿生引擎為底層,整個數字孿生引擎的不斷迭代驅動信息融合,提供安全決策。
李正寶:風險防控,“細”字當先——風電機組安全的保障
三一重能質量副總監李正寶
確保部件及機組的安全可靠,供應商的選擇至關重要。一方面,我們需要考察供應商的技術能力,考察他們的人員素質、技術路線、設計精度以及設備尺寸能不能滿足產品的需求,考察供應商的行業口碑,產品質量以及售后維護;另一方面,我們的團隊要將技術要求、產品細節以及工業規范準確無誤的傳達,確保每一個參數可以被理解,識別制造過程、檢驗過程及運行過程全環節的風險并逐一排除。最后通過SQE對于新品的驗收,確保產品符合參數要求。
盛潔:風電并網控制技術與調頻可靠性探討
國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功率控制產品線經理盛潔
國能日新的智能功率控制系統,可實現對風電場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自動控制,系統接收調度主站定期下發的調節目標指令或當地預定的調節目標計算風電場功率需求,選擇控制設備并進行功率分配,并將最終控制指令自動下達給被控制設備,最終實現風電場有功功率、并網點電壓的監測和控制,達到風電場并網技術要求。同時,智能功率控制系統結合了人工智能的算法,算法更精準,采用工業級的控制器,系統的可用率達到99.9%以上。
王天君:“風”狂時代,路在何方?風電裝備可靠性系統工程實踐
中車山東風電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王天君
風電將長期面臨價格和可靠性兩個層面的競爭,因此從設計開發層面、實驗驗證層面,包括運營維護層面,我們怎樣擁抱不確定性成為風電行業的共識。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我們要隨時根據競爭、環境以及需求的變化分析并調整產品策略。另一方面,可以將健壯設計應用到風電技術的設定中去,利用參數的線性與非線性關系實現與質量的高復合,從而達到我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