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ST銳電收盤跌停,報0.65元/股,連續第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如無意外,將成2020年面值退市第一股。
ST銳電于2011年登陸A股,頭頂“風電第一股”的稱號,也曾叱咤風云。回望9年上市之路,從當年以90元發行價出世的龍頭,淪為不足1元的仙股,令人唏噓。
爭議中的風電龍頭
ST銳電全名為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國內最大的風電設備制造商,在中國率先自主開發出全球領先的5MW、6MW系列風電機組。
2011年1月,華銳風電成功登陸A股,以90元/股的發行價,刷新當時主板發行價歷史紀錄,市值近千億,成為當年轟動市場的IPO項目,被冠以“風電第一股”的稱號。
但伴隨著光環的華銳風電,在上市當天就出現破發,當天盤中最高價88.8元/股也成為了公司歷史最高價。
彼時,市場對華銳風電的評價不一,風電行業前景仍然模糊。
而上市之后,華銳風電的各項財務指標突然“變臉”。
2011年新浪股吧華銳風電吧,公司營收腰斬,凈利潤狂瀉近80%。2012年,營收再度腰斬,凈利虧損近6億元。
2013年,華銳風電被爆存財務造假行為,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證監會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11年公司為粉飾業績,虛增營業收入24億元、虛增利潤2.78億元,占2011年利潤總額的38%。
在2012年和2013年連續虧損兩年后,公司便被“披星戴帽”。2014年,公司通過債務重組實現了賬面盈利新浪股吧華銳風電吧,躲過一劫。2015年和2016年再次連續虧損,剛剛摘掉一年的“星帽”又戴了回來。2017年,公司通過處置資產和索賠實現盈利,脫星并未摘帽。
難逃退市結局
時隔兩年,華銳風電再次面臨退市危機。
3月16日以來,華銳風電股價連續低于1元,也曾嘗試自救。
3月31日晚間,華銳風電披露吊車出租,公司股東大連重工、北京天華中泰、萍鄉富海新能將其所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共計13.68億股表決權委托給中俄絲路和中俄發展,該協議生效后,公司控制權將從無實際控制人、無控股股東變更為王峰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中俄絲路和中俄發展擁有公司最大表決權份額。
受此消息影響,4月1日-3日,華銳風電曾經收獲三連板,一度讓外界以為或可暫逃退市風險。
不過,該收購馬上被監管叫停。4月6日晚,華銳風電再遭一記重錘。上交所決定對ST銳電及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馬忠予以公開譴責。
此后,華銳風電股價再度連續跌停,無力回天。
按照相關規定,公司收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將觸及終止上市條件。2018年以來,A股市場已有7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面值而終止上市。如無意外,華銳風電將成為今年第1家、A股第8家面值退市公司。
20萬股東心碎
根據有關規定,華銳風電將于4月14日開始停牌。
而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華銳風電還擁有股東20.26萬戶。
從此前的龍虎榜數據來看二手吊車,仍有不少資本“刀口舔血”。4月3日,東方財富拉薩團結路第二買入385.83萬元,又賣出286.59萬元;東方財富拉薩東環路第二買入206.03萬元,賣出286.59萬元;有一機構席位賣出191.1萬元。
也有游資豪賭“翻盤”。4月3日,一線游資華福證券泉州豐澤街買入146.17萬元,又于4月9日賣出153.3萬元。4月9日,東方財富拉薩東環路、廣發證券深圳南園路、財達證券唐山國防道、光大證券東莞運河東一路、招商證券上海牡丹江路共計買入347.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