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T、70T、130T起重機組塔
一、項目概況
一個項目建設鐵塔166座,拉伸塔14座,直線塔152座。兩個單回路平行架設。線性塔是典型的750kV ZB酒杯塔,橫臂寬,曲臂高,單基塔重量相對較重。瓶口高度多在30m以下,最大高度為65.2m。
塔統計
二、施工方案設計
根據現場地形,本次施工標的166座鐵塔可采用吊車分段拼裝。塔架分段后,每節或件的重量都不大,對起重機的起重重量要求不高,主要考慮起重機的起升高度。考慮到各種噸位起重機的最大起升高度和租賃成本,塔底段至瓶口段采用小噸位起重機組裝,曲臂組裝采用大噸位起重機以上。對于較高的塔,上部由100噸以上的起重機吊起。根據施工經驗,從底部吊裝到瓶口段的吊車每天可完成一個底座,每臺折彎及以上塔段起重機每天可完成兩個底座。因此,大噸位起重機的到達應稍微推遲,直到底部完成。達到一定數量后,組織大噸位起重機進入現場。
三、施工人員組織
3.1 地面組裝組負責將運送到現場的塔材在地面上形成塔或塔段。完成后,地面小組將轉移到下一個基地繼續地面組裝。每支隊伍需要1名現場負責人,1名技術員(負責材料匹配),8-10名工人(負責吊裝材料,擰螺絲等)。3.2 高空吊裝隊負責地面拼裝塔件、塔節的吊裝定位,并初步擰緊連接螺栓。每支隊伍需要1名現場負責人、1名起重工、1名電纜操作員、4-6名高空操作員、2名地面協調員。
四、起重機規格及數量
4.1 根據塔的平口高度和全高范圍,最適合使用25t、70t、130t汽車起重機的組合。
各種起重機參數
4.2 起重機數量根據有效工期和投資施工隊伍數量確定。本項目鐵塔有效工期為45天。每天要完成3-4個基地的組裝,投資3個施工隊,其中吊裝隊6個,地面組裝隊12個。為確保連續施工,每個吊裝隊配備一臺起重機,因此需要租用3臺25t起重機、2臺70t起重機和1臺130t起重機。
五、鐵塔吊裝段
5.1 為便于吊裝,塔架應合理分段。分段的原理是控制單臺葫蘆的重量,方便安裝。本工程以絕對數量的酒杯塔為例,將酒杯塔分為支腿段、塔身段、下曲臂、上曲臂、中橫臂、側橫臂和地線支撐。考慮到本項目橫向載荷較大(5.2t~7.0t),位置較高,70T起重機單臂情況下最大起重量為4t,所以橫臂兩端的兩個側塊獨立吊裝,以減輕中間橫臂的重量;大角鋼和連接下曲臂左右部分的連接板也分別吊裝,方便下曲臂就位。5.2 酒杯塔按上述方式分段后,各分段的重量范圍如下表所示。
塔段
塔節重量統計
六、吊裝布置
吊裝施工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則: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地面組裝的塔(節)應盡量位于安裝位置正下方。在起重機的工作范圍內,安裝位置應盡可能靠近起重機,并盡可能放置在起重機的右后側,并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地形根據當地布置狀況。
布局示例
七、構造方法
7. 1條腿段吊裝 本工程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設計,腿段高度7~15m,單腿重量1.1~< @3.5t。地面組裝時,將塔底主體材料安裝在塔腳板上,然后組裝兩側大斜拉鐵、橫鐵和大連接板,最后安裝連接板和小鐵形成倒三角錐結構。地面拼裝完成后,將其一一吊至安裝位置,初步擰緊地腳螺母,沿基礎對角線方向敷設臨時電纜,最后填入水平鐵連接板的螺栓,將地腳連接起來。四個單腿組成一個整體結構。
腿節吊裝
7.2 塔身吊塔高度主要有3m、4m、6m、7m,7.5m、8m、11m,每節重量1.5~10t。由于塔身根部開口大,主體材料高,地面整段成型困難,整段安裝困難。雖然可以減少吊裝次數,但到位需要很長時間。因此,應拼裝成件吊裝。斷面由前后兩片組成,側邊輔料。兩件吊裝到位后,借助吊車從高空進行側封。8t以上塔段安裝高度在20m以下,破碎后單重不超過5t。25T起重機24m主臂伸出時最大起重量6.6t,能滿足安全要求。對于自重相對較小的相鄰兩段,可在地面連成一段進行吊裝,減少高空放置接頭杯的次數,提高施工效率。
塔身吊裝
7.3 曲臂連接塊的起重曲臂連接塊實際上與左右下曲臂分開,由大連接板和小鐵塊連接,形成穩定的構件。重量約為1.1t。因為曲柄臂和瓶口的連接比較復雜,安裝到位比較困難。將曲臂連接塊分開,單獨吊裝,有利于曲臂就位。同時吊車,構件可由25T起重機吊裝,擴大了25T起重機的施工范圍。,間接提高施工效率。
曲臂連接塊的吊裝
7.4 下曲臂高度10m,單邊重量2.8~3.9t,采用70T起重機施工。吊裝到規定高度后,先將曲柄臂和連接塊上的大連接板就位,用??螺栓連接后慢慢放下,再將瓶口處的連接板放好,確保施工安全.
下曲臂吊裝
7.5 上臂吊裝高度8.5m,一側自重1.2~2.2t。根據安裝高度的不同,有三種吊裝方式。:下曲臂總成吊裝,中橫臂側塊總成吊裝,獨立吊裝。以本項目使用的70T為例。安裝高度為43m及以下(指安裝后曲臂上平面高度)時,可采用70T起重機全主臂吊裝。此時可將上下曲臂連成一體,一次性吊裝;安裝高度在43-51m之間時,上曲臂可與中橫臂的側塊段吊裝;當安裝高度超過51m時,上曲臂必須單獨吊裝。上下曲臂安裝好后,如不能及時安裝橫臂,必須用鋼絲繩和環鏈葫蘆加固左右曲臂,以免因自重而變形。
7.6 側塊中橫臂吊裝 中橫臂整體較重,單機重量5.6~7t,安裝位置較高,大多需要安裝副臂吊裝、到位點多,連同左右上曲臂共8個到位點。每次整體吊裝時間較長,不利于施工安全,故將兩側塊分開單獨吊裝。側塊單重1.3~1.75t。如上所述,如果安裝高度允許,可以用上曲臂組件吊裝。
橫臂側塊吊裝
7.7 中橫臂的吊裝 拆除兩側擋塊后吊車工作幅度,中橫臂的重量降低到3.0~3.5t。安裝高度不超過51m時,可以吊裝整個橫臂。超過51m時,采用130T吊車施工,或按前后兩片吊裝,兩片吊裝到位進行高空密封。
中橫臂吊裝
7.8邊橫擔單邊自重1.7~2.2t,安裝高度與中橫擔相同,由于單位重量不大,全段為吊裝方式。側橫臂吊裝時,采用兩個綁扎點,重心稍有偏移,使橫臂末端上提,便于定位。定位順序:先橫臂上蓋,后橫臂下蓋。
側相橫臂吊裝
7.9 9 地線支架吊裝地線支架的單邊重量為0.7t。當安裝高度較高時吊車工作幅度,需單獨吊裝。當塔的總高度不超過53m,或使用130T起重機施工時,可將地線支架用螺栓固定在側橫臂頂部,與側橫臂一起吊裝。側橫臂安裝到位后,取下吊鉤掛在地線支撐鋼絲繩上,將地線支撐提升到位。與側橫臂一起吊裝,由于地線支架與側橫臂下連接點已經用螺栓在地面連接到位,可縮短在塔上的安裝時間,
地線支架和側橫臂吊在一起
八、構造方法的優點
8.1 互補,充分利用資源。小噸位起重機起升高度不超過32m,但機械平臺費低;大噸位起重機的起重重量和高度較高,但平臺費較貴,并且通過多種噸位起重機的組合,正確安排起重機進入工地的時間,充分利用資源,以及各自的優勢吊車,既滿足了塔的高度要求,又有效地控制了建設成本。8.2 施工安全可靠。起重機塔架可以減少大量受力工具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體不安全狀態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起重機塔可以減少高空作業量,降低從高處墜落的風險。目前,所有起重機均配備起重計、過載限制器、風速測試儀等安全裝置,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九、施工注意事項
9.1 確定施工方案前,應詳細審查施工圖紙,對塔架各節段的高度、總高、重量進行分類統計,以確定起重機的規格. 9.2 起重機進入現場前,應組織起重機司機、起重機工人和施工隊隊長進行現場勘察,確定道路和現場條件是否符合要求。9.3 根據現場勘察結果,編制單基地規劃方案,確定具體的塔機組合方式。9.4 操作前,應向參與操作的人員通報施工安全、技術和質量,
十、編輯聲明
在地勢平坦、交通條件好的地區,線路工程施工時宜采用起重機架設塔架。尤其是隨著工程機械市場的成熟和完善,大規模使用起重機架設塔架已成為一種趨勢。對設計、人員組織、注意事項等方面的設計、人員組織、施工方法、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供同行參考。
報告/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