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陸上風電補貼最后一年的“窗口期”和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的影響,瘋狂的“搶裝”將使上游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商、整機制造商和其他風電產業鏈企業供不應求。在火熱的市場行情下,風電企業的業績自然水漲船高。
據財經網不完全統計,在公布2020年“成績單”的34家風??電企業中,大部分都收到了“喜訊”中材科技風電葉片,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增長,9家營收超百億元, 13家企業。企業凈利潤增速成倍增長,僅有3家企業營收出現下滑,1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
其中,整機制造巨頭上海電氣以1372.85億元的營收位列第一;銀興能源成為營收跌幅最大的公司,營收跌幅達11.40%;寧波東力因股票和現金回升實現凈利潤13.59億,凈利潤飆升60多倍。
“水泵滿”已成為2020年風電行業整體表現的代名詞,在國家碳中和戰略、多項政策和有利的市場條件下,2021年這一趨勢能否延續?
營收:9家企業破百億,新強聯增長2倍以上
縱觀風電企業2020年年報,業績大幅增長顯然已成為行業的共同特征。從營收規模來看,2020年營收超百億的企業有9家。上海電氣(1372.850億元)、金風科技(562.650億元)、中天科技(440.66億元)穩居第一梯隊。
其中,上海電氣能源裝備板塊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59.6億元,同比增長21.80%,主要得益于風電的快速增長商業。2020年新增訂單1855.5億元吊車,能源設備占比40.8%;金風科技營收首次突破500億大關,目前國內新增裝機量達到12.33GW,再次位居第一。截至2020年底吊車,在手訂單總數為1GW;乘著海上風電的“東風”,國內海纜龍頭中天科技完成了海纜--海底觀測、勘探--海底光纜鋪設--海上風電基礎建設,風電機組吊裝融入海洋系統工程整體產業鏈布局。報告期內,海工業務實現406.670億元,同比增長123.76%,遠超公司其他業務。
除了第一梯隊,明陽智能和韻達共享營收增長也頗為可觀,實現營收224.570億元和114.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4.02%、129.09%。其中,明陽智能2020年風扇制造板塊銷售收入209.470億元,同比增長126.76%。截至2020年底,在手訂單量為13.88GW,其中陸路訂單8.25GW,海路訂單5.63GW。2020年報告期內,韻達股份新增訂單3.56GW,累計在手訂單6.15GW,目前對外銷售能力3.63GW,同比增長137.25% 。
此外,報告期內收入增幅最大的公司是去年剛剛登陸科創板的新強聯。公司從事大型回轉支承和工業鍛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下游客戶包括明陽智能和湘電風能。等大型機器制造商。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4億元,同比增長221.01%,其中風電產品貢獻18.2.1億元,同比增長440.12%。新強聯表示,公司5.5MW及以上大功率風電機組軸承產品已實現核心客戶供應,并逐步形成批量。報告期內,公司行業發展總體良好,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業績大幅提升。重要原因。
在大部分企業營收“紅火”的情況下,只有富能、川能動力、銀興能源三大下游運營企業營收出現同比下滑。其中,銀興能源營收下降11.4%。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發電業務實現收入9.61億元,同比下降9.89%;風電設備制造貢獻收入1.61億元,同比下降17.68%。
凈利潤:13家企業翻番,零部件廠商利潤豐厚
從利潤來看,只有川能動力凈利潤下降28.26%,其余公司均實現增長。銀星能源以0.34億元的凈利潤暫居利潤榜底部。
盈利最多的公司是中國龍源電力、上海電氣和金風科技,分別為56.85億元、38.58億元、29.64億元。凈利潤在凈利潤排行榜中位列TOP3。但龍源電力和上海電氣的凈利潤增速分別僅為6.9%和7.34%,表現并不突出。同時,除東方電氣、金風科技、銘陽智能、韻達等優秀整機廠商外,凈利潤增速也明顯低于營收增速。
相比之下,葉片、主軸軸承等風電核心配套部件制造商在風電裝機大潮下利潤大幅增長。從凈利潤增速來看,34家企業中有13家至少實現了利潤翻番。惟寧波東力業績受非經常性損益影響,司法機關追回股票及現金產生凈利潤13.59億元,主軸軸承供應緊缺供應方面,軸承制造商恒潤和鑫鑫強聯分別實現了4.63億元和4.25億元的凈利潤。以458.52%和325.44%的利潤增長,位居榜單前列。, 主要變速箱和變速箱,
此外,由于風電葉片持續供不應求,葉片企業也因受供需影響取得了最好的成績。2020年國內刀片龍頭中材科技實現凈利潤20.52億元,同比增長48.71%,合計12.4GW風電葉片銷售,銷售收入90.2億元,凈利潤10億元。同時,大幅增加塔架和葉片交付量的天順風能實現凈利潤10.5億元,其中葉片貢獻了21.61億元的銷售額,增長187.5%,成為其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時代新材料的表現,
從毛利率來看,節能風電運營商(52.09%)、風電碳梁制造商光威富材(49.81%)、機艙罩制造商雙益科技( 4 0.07%),主軸、鑄鍛件制造商金磊(44.68%)是風電領域利潤率最高的企業。在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同時,除天順風電和通宇重工外,風電零部件廠商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普遍上升。其中,以主軸、鑄鍛件為主的金磊毛利率由29.08%提升15.6個百分點至44.68%去年。恒潤'
相比之下,整機廠商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上海電氣的毛利率從18.46%下降到16.44%,金風科技的毛利率從19.01%下降到17.73%。Sun Smart和韻達的毛利率下降幅度更大,分別下降了4.09%和3.31%,分別為18.57%、13.84 %。
負債:公司過半資產負債率上升,韻達股份排名第一
財務數據顯示,在披露年報的29家企業中,16家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上升,13家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其中,資產負債率超過60%的公司有12家。除川能電力外,下游電站運營商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超過60%。上海電氣、金風科技、東方電氣、銘陽智能、韻達股份機械等廠商也在其中。韻達股份以88.49%的資產負債率位居榜首。
零部件廠商中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葉片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時代新材料、中材科技、天順風能分別為68.13%、58.29%、53.28%。聯強憑借出色的業績增長,資產負債率大幅提升,從2019年的36.72%上升至54.65%。金雷股份的資產負債率相對最低,僅為6.54%,進一步低于2019年的13.33%。
從流動性來看,26家企業中,有7家企業面臨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分別是中材科技、天順風能、通宇重工、恒潤、航旗前進、華武、天能重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材科技、天順風電、杭州齒輪傳動分別擁有38.6億元、11.76億元、3.@ > 44億在賬上。元不足以償付其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40.12億元、24.23億元、6.1.8億元,分別。其中,通宇重工的資金缺口相對較大。年內需償還的貨幣資金及借款為12.
綜上所述,過去一年,風電產業整體發展有所好轉。軸承、塔架、葉片等配套零部件廠商在“搶裝”中收獲更多紅利。2021年,雖然陸上風電將不再給予補貼,但業內普遍認為,“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的高需求和陸上風電大型基地的規劃,預計仍將帶來強勁的增長。支持風電產業全產業鏈。
據廣發證券分析,隨著北方地區限電現象明顯好轉,新增產能被開拓。同時,隨著獲批的大型存量項目陸續落地,海上風電裝機也進入快車道,未來風電行業仍有市場需求。更好的支持。在能源轉型加速的背景下,風電企業或將繼續享受市場“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