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科技(002202)的風電場開發與銷售業務或將淪為自賣自夸的游戲。
日前,金風科技董事會秘書馬金儒表示:“公司風電場開發和銷售業績良好,目前處于盈利狀態。” 本聲明延續2012年半年報披露,公司披露截至2012年6月30日,風電場開發業務收入1.1億元,運營成本0.55億元,毛利率50.47%,同比增長15.22%。
2012年是風機制造業集體虧損的一年。金風科技仍然可以通過風電場的開發和銷售來盈利,這令人印象深刻。
風電場的開發和銷售是金風科技創新的盈利模式,金風科技將在風電場項目建設中途或風電場項目完成后盡快出售風電場股權,以實現變現。項目收入和資本的回收。但這種模式需要大量資金,金風科技必須為風電場建設提供融資或擔保。
金風科技也有很大一部分業務是風力發電,通過經營自建風電場盈利。金風科技透露,截至目前,自建自營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約600MW。按照風電場每千瓦7000-8000元的估算投資成本計算,目前自營風電場的總資產大約在42億元-48億元之間。
風電場建成后,如果不能及時出售,只能自行發電。風力發電效率不高,金風科技最終會通過出售風電場獲利。但目前的情況是:一方面是自營風電場數量眾多,另一方面是風電場的熱銷。這兩個故事不太可能同時出現。
平安從事銷售
平安信托高價收購了BP退出的金風科技合資風電項目。
2007年金風科技上市后,披露了風電場開發和銷售模式。
2008年1月18日,金風科技全資子公司北京天潤新能源和天潤新能源旗下大毛旗天潤風電與BP新能源簽署協議。該協議擬將大茂天潤改造成中外合資企業,開發大茂風電項目。當時擬開發的大茂旗三期項目總設計容量為148.5MW,計劃股權比例為天潤新能51%、BP 49%。
在合作之前,大貓天潤幾乎是一個空殼。2007年末,大茂天潤總資產僅為1249.24萬元,凈利潤為負12.80萬元。
但僅僅10個月后,即2008年11月4日,金風科技宣布收到BP的通知,稱由于BP集團戰略發生變化,BP管理層決定停止其在亞洲的風電業務。BP新能源繼續與金風科技就大茂項目展開合作。
從此,金風科技為了保住大茂項目,開始了漫長的自建之路。2008年12月1日,金風科技宣布為大茂天潤提供3億元貸款擔保。2010年11月11日,金風科技再次公告,因天潤新能源“從事風電場的開發、建設和銷售,需要大量資金”,將再次向天潤新能源提供不超過1< @5. 1億元貸款用于風電開發。
2010年年報中,風電場開發及銷售收入尚未收回。根據記者查閱的歷史數據,2010年上半年,大茂天潤僅實現營業收入2264.20萬元,凈利潤236.28萬元。但截至2010年6月末,大茂天潤的總資產已達到6.97億元。
近20億元的純投資讓金風科技的“創新業務”開始受到質疑,但這種局面很快發生了變化。2010年12月16日,天潤新能與平安信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大茂天潤49%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股權轉讓的價格極高。根據公司公告,此次股權轉讓總價為2.9億元。如果以當年半年報中1.1億元凈資產的49%的審計數據為參考,那么此次轉讓的溢價高達322%。
金風科技與平安信托的另一筆交易是2011年10月21日轉讓朔州市平陸區天匯風電有限公司49%股權。平陸天匯也是北京的全資子公司天潤。其主要業務為風力發電。目前運營兩期99MW風電項目,在簽訂轉讓協議時均處于建設期。
2011年8月31日,平陸天總資產4.34億元,凈資產1.28億元。平安信托轉讓平陸天匯49%股權溢價6755.5萬元,溢價率為100%。
由于只有金風科技在中國從事風電場銷售,因此兩筆交易的溢價無法比較。然而,風力發電業務的經濟效益一直不佳,BP已退出該業務。平安信托的大規模入駐讓人疑惑,是否涉嫌以銷售名義融資?
1月8日,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金風科技,但未得到回應。
關聯方提升
金風科技第二股東三峽新能源也參與了此次風電場收購。
除了風電場的似是而非的銷售,金風科技與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的風電場轉讓關聯交易也備受關注。
2010年11月22日,天潤新能源將其持有的北京興啟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三峽新能源公司。
以北京興啟源2010年10月31日估計資產凈值7635.6500萬元為基礎,雙方協商確定股權轉讓總價1.115億元,北京天潤獲得溢價351 4.35 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興啟苑在轉會時仍處于虧損狀態。
2011年12月16日,金風科技將天潤新能源持有的青島潤來風電有限公司50%股權轉讓給三峽新能源。本次股權轉讓采用收購增資方式,股權轉讓價格為100萬元。增資3800萬元。轉讓后赤峰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潤來風電注冊資本增至7800萬元,北京天潤和三峽新能源各持有潤來風電50%的股權。
根據華銀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截至2011年10月31日,潤來風電總資產為227元6.2萬元,負債總額為207元6.2萬元。,所有者權益為人民幣200萬元。毫無疑問,金風科技又賺了一筆。
三峽新能源是中國三峽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也是金風科技的第二大股東。目前持有金風科技11. 19%的股份。但名義上,金風科技實現了自建風電場對外銷售。
此外,一些業內不知名的企業也成為了金風科技自建風電場的買家。2008年4月15日,天潤新能源的子公司匯豐新能源與赤峰中信聯合新能源、赤峰中人風能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在天潤新能源擔保后兩年內,能量被取消。兩家股東均有權收購天潤新能源持有的匯豐新能源51%的股份。如果對方不能行使上述收購權,北京天潤有權向任何第三方出售。
2009年3月25日,天潤新能源與中信聯誼、中人風能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天潤新能源將其持有的匯豐新能源48%的股權轉讓給中信聯誼合眾人風能,總轉讓價為7919萬元,溢價2235萬元。2009年11月9日,天潤新能源再次以330萬元的價格將匯豐新能源剩余的3%股權轉讓給中人風能,天潤新能源全面退出匯豐新能源。
中信聯誼和中人風能的背景模糊。1月8日,馬金儒只是口頭表示,這兩家公司不是金風科技的關聯方。
金風科技短期回暖,長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回顧2012年那些徘徊在生死線上的行業,風電行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宏觀經濟不景氣和行業惡性競爭的影響下,行業迅速轉變為產能過剩狀態,讓部分行業上市公司不寒而栗。
不過,隨著近期A股市場追求節能環保理念的熱情升溫,風電行業的上市公司也悄悄感受到了一絲暖意。同時,相關公司的技術進步也為二級市場的短期走勢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金風科技近日宣布,公司2.5MW直驅永磁機組于2012年11月順利通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零電壓穿越試驗后,又順利通過冀北電力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權威驗證的高壓穿越測試,這是目前國內第一臺通過測試的風力發電機組。受此影響,該股近期表現活躍,為融資參與該股反彈提供了機會。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不確定因素還較多,通過融資交易參與股票的投資者應采取短期快進快出策略,不要過度愛戰。(中國證券報)
2800萬千瓦風電光伏新增裝機目標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南在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2013年,國家重點推進八方面工作。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全國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速將大幅提升,今年全年風電光伏產業市場將再次走上發展前景的快車道。
劉鐵男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國家能源工作的重點之一。今年的主要任務是積極發展水電,協調發展風電,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全年新增水電裝機2100萬千瓦、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000萬千瓦。
據市場分析,1800萬風電裝機容量目標較2012年全年新增規模大幅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一直處于低迷狀態的國內風電市場有望再次提速。 ; 光伏發電沿用了之前的系列。隨著新產業政策的逐步實施,全年新增裝機容量極有可能遠超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前景依然十分看好。
此外,會議確定的其他能源重點任務還包括:加快跨區域輸電通道建設,大力開發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效率機制;推進能源關鍵裝備國產化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會議首次提出“研究深化能源體制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方案,明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以電力體制改革等為代表的一系列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有望從此前的電煤價格市場化改革開始,在2013年一一化解。(中國證券報)
風電懸崖:棄風率急劇上升
2012年,中國風電行業陷入全行業虧損,棄風率大幅上升,宏觀經濟下滑,企業無法突圍。中國風電行業這個寒冬還要經歷多久?
據龍源電力集團介紹,風電“翻身”還需要2-3年時間。這一觀點得到了許多風電行業資深人士的認可。
限電
2011年,中國運行的風機每天停運19小時,限風100億千瓦時,損失超過50億元。2012年,中國的風電情況變得更糟。“2012年風電棄風率不降反升,內蒙古普遍達到50%。嘗試‘風火交易’的呼倫貝爾、孟東,創下了80%的空前紀錄。” 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燕告訴記者:“這些數據不是在一定時期內出現的,而是正常的。” 這也意味著內蒙古自治區的限電率比去年翻了一番多。
限電的直接后果是風電開發商收入縮水。大唐新能源前三季度虧損856萬元赤峰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去年同期的凈利潤相差巨大3.860億元;華能新能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在開發商利潤下滑的影響下,設備廠商的日子似乎只能用“沉悶”來形容。第三季度,前龍頭華瑞風電虧損2. 8億元;雖然金風科技虧損僅超過3000萬元,但這是在其子公司上都天潤、天河刀片和西安金風科技轉讓之后。數字; 世界排名第一的維斯塔斯損失更慘重,
在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琦看來,“目前,十大整機制造商沒有一家在苦苦掙扎。”
里面和外面
并網地區類似,停電地區也有自己的限制。
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等省,發電裝機容量與當地用電量不匹配。以內蒙古為例。去年,內蒙古自治區發電量2970億千瓦時,最大負荷僅為2100萬千瓦,成為中國發電量最大的省份。
這三個省區都缺乏輸電通道。甘肅只有一條新建的酒泉-蘭州750kV線路,新疆哈密-鄭州特高壓線剛剛開工,內蒙古7年未批新外送電力線路。
在同樣位于“三北”風帶的黑、冀、遼,風電和火電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由于中國實行計劃發電模式,每個電廠的發電量都是事先規定好的,火電指標沒用后,風電將不得不讓路。一旦進入冬季采暖期,風電與熱電聯產機組之間的矛盾就更加尖銳。
限電人為因素始于2011年甘肅酒泉大規模離網事故,事故原因主要是風力發電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不足。未經國網電力研究院檢測的風電場,往往被限制發電。.
內蒙古電力公司總經理張福生曾告訴本報記者,蒙西西電網的實踐證明,電網用電量20%以上不存在技術問題。限電的主要原因是各方利益難以平衡。
另一個導致風電開發商虧損的重要因素——CDM(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簡稱CDM)經常被忽視,但它卻占據了開發商總利潤的近一半。
據北京中創碳投資科技有限公司統計,截至目前,CDM為中國風電行業帶來了近100億元的收入。然而,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價格已從高峰時的每噸近30歐元跌至目前每噸不到1歐元。在中創投副總經理郭偉看來,“跌跌不休”的市場形勢就是豬肉賣白菜。
除了國際市場因素,開發商全額委托中介業務也加速了這一進程。例如,華能新能源僅指定一人負責碳交易。合同違約后,其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華能新能源已就此向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處理。
“短期內,碳資產價格仍將下跌。” 龍源動力碳資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耀告訴記者。
一葉知秋,風電行業低迷的更深層背景是世界經濟的急劇下滑。中材科技副總經理陳純在2012北京風能大會上表示,“大池”缺水,風電資金鏈運行不好。
風電開發商被迫縮減建設規模和延期付款,直接拖累設備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內蒙古電力公司信息通信中心副主任侯友華告訴本報記者,現在不是大規模發展風電的好時機。
弱突破
風電企業只能本能地反應——到處找錢,停產裁員。
今年年中,華能新能源發債募資20億元;12月13日,龍源電力放棄配售發債,募集資金3.58億元;10月29日,大唐新能源發行短期債券融資20億元。
金風科技陸續出售子公司股權;三一電機停產張家口風電基地,裁員50%以上,核心人員轉移至母公司三一集團。除了裁員,華瑞風電還取消了對文化大廈的租賃。部分寫字樓,新疆畢節、貴州、哈密基地建設停滯;維斯塔斯在全球范圍內轉移工廠,并不斷解雇數千名員工。
此外,裝備制造業普遍存在相互參股、綁定開發商作為紐帶的現象,如金風科技與三峽新能源、聯合動力與龍源電力、明陽風電、華電新能源等。在這種情況下,零部件供應商忙于討債。
為推動風電并網,國家能源局先后發文,力圖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將低風速、海上、高空風電提上議事日程。去年底啟動的“蒙西風電試點項目”以本地消費為主。這些消納試點項目包括風電直供火電、風電采暖、風電調峰火電和并網運行管理項目。由于大規模推廣成本高、難度大,政策效果有待觀察。
中國風電產業目前對突破的影響不大。業內人士預測,上市公司四季度財報將更加難看。
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燕表示,如果繞開體制、政策、利益的調整,風電并網比例將難以提高。
雖然國家電網表示將支持新能源發展,但其“交流特高壓風電大范圍部署”措施卻受到質疑。包括原國家計委燃料電力局局長姜兆祖在內的多位專家多次發函,從安全、成本、到地電價、技術等方面否定該方案。(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