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三改”是吊車的淵源,它始于1992年是吊車的“破三鐵”:鐵交椅、鐵飯碗、鐵工資運動。新一輪國企改革背景下,“三改”已成為新常態,通過干部人事、勞動用工、收入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分別實現“去行政化”“契約化”和“市場化”,從而提升國有企業經營業績、管理效率及人員效能。通過崗位管理和統一是吊車的勞動合同管理實現基本管理的規范和有序,以此為基礎,關注分配和考核的公平性。而如今的“新三改”,在基本管理能力已構建后,強調市場化、契約化,更關注角色價值和激勵牽引。
風電行業在我國是一個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充分競爭行業。2020年習近平主席提出“30.60”雙碳目標,“碳達峰”“碳中和”為我國風電產業帶來了重要機遇,未來可期。但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風電行業也進入了“三期疊加期”(搶裝期、進出質保高峰期、平價期),市場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高,風電裝備企業將面臨巨大挑戰。國有企業身處于這種近乎白熱化的行業競爭中,急迫需要通過推進三項制度改革釋放制度動能和機制活力,充分調動企業干部職工積極性,激發創造力,提高企業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三項制度改革為公司“創新引領”保駕護航。近幾年來,公司在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都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公司的中遠期規劃中,也明確提出了“創新引領”。國有企業要實現“創新引領”,就必須深入推進企業改革。改革的重點難點是打破傳統體制機制的束縛,最基礎的就是全面實施三項制度改革。創新的核心在于人,而企業內部,人才短缺和結構不合理依然存在,人才隊伍現狀與企業高速、高質量發展要求不匹配。薪酬分配機制不足以吸引人才,不足以激發每位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將企業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機制完全建立起來,企業內部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三項制度改革能充分激勵員工的進取心,與企業共成長。公司人員結構年輕,員工平均年齡33歲左右,正處于事業的成長期,三項制度的改革能對員工的成長起到鞭策作用,充分激發員工的內生動力。全體員工應充分認識到三項制度改革對企業以及對自身發展的重大意義,增強感恩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振奮精神,團結協作,扎實工作,為確保公司在提升發展質量、壯大整體實力上取得新成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站在百億規模的新起點上,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為搶抓發展機遇,全面貫徹落實中國船舶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公司全體上下,將借助改革的東風,奮發有為、積極進取,努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
(總經理助理 李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