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盛夏7月,內蒙古最美的季節,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攜手南京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在包頭開展大功率風電機組關鍵部件技術培訓班。誠邀行業同仁積極參加!相約內蒙古,相聚在包頭。






包頭以其蒼蒼莽莽是吊車的氣勢,威武雄渾是吊車的壯闊,給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廣袤;有“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的英雄氣概;還有“云卷云舒天蒼蒼,雁來雁去野茫茫。”的閑適。現今也不乏歌曲與之相關,《烏蘭巴托之夜》、《天堂》、《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熟悉的旋律常常將我們帶入雄渾遼闊的內蒙古,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包頭地處中國華北地區、蒙古高原南端、內蒙古中部、南瀕黃河,陰山山脈橫貫該市中部,位于環渤海經濟圈和沿黃經濟帶的腹地,是連接華北和西北的重要樞紐,是內蒙古對外開放的重點發展地區。 包頭是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內蒙古最大的工業城市,是中國境內以冶金、稀土、機械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輕稀土產業中心,被譽稱“草原鋼城”、“稀土之都”。
同時,內蒙古東部地區風能資源豐富,是我國規劃的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之一。除了風能資源富集之外,內蒙古西部地區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采取風光互補等措施,提高光電消納比重,光轉化為電,使用光電取暖,居民享受到清潔能源帶來的綠色生活。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依托可再生能源豐富、鄰近大電網、開發成本低等優勢,大力推進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建設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到2011年6月底,全區累計并網風電裝機1278萬千瓦,增長17.6%,風電發電量157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10.7%。其中蒙西電網風電裝機約760萬千瓦,風電發電量超過全部發電量的12%,已經達到丹麥、西班牙等世界風電發展先進國家的水平。

盛夏7月,內蒙古最美的季節,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攜手南京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在包頭開展大功率風電機組關鍵部件技術培訓班。會議議題涉及“十四五”風電發展研究;大功率風電機組設計、運維;風電葉片設計等方面。誠邀行業同仁積極參加!相約內蒙古,相聚在包頭。
(離包頭青山賓館64公里,約1小時左右,參觀約2小時)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原名巴達嘎爾召,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召”為“廟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措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為藍本興建,經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五當溝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稱其名為五當召。五當召依地勢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經堂、僧舍2500余間,占地300多畝,分布在1.5公里長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層層依山壘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環繞,為蒼松翠柏掩映,雄渾壯觀。五當召始建于清康熙年間,乾隆十四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經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多次擴建,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模。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希拉穆仁蒙古語意為“黃河”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俗稱“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畔有一座清代喇嘛召廟“普會寺”而得名。

寺院原為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建于乾隆34年(1769年)。寺內二重殿洞,雕梁畫棟,頗為壯觀。普會寺背后環繞著希拉穆仁河,跨過河上大橋可達阿勒賓包山上觀賞草原風光。一望無際的景色,讓人如醉如癡。
中國沙漠休閑度假地——響沙灣是集觀光與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的沙漠休閑景區,地處中國著名的庫布其沙漠最東端,是中國境內距離內地及北京非常近的沙漠旅游勝地,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在這個沙的世界里,隱現著似超現實卻又現實的世外桃源——蓮沙度假島——福沙度假島——一粒沙度假村——悅沙休閑島——仙沙休閑島。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中國吊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