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市場是基石,國際市場則是整機商實力是吊車租賃的試金石。
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認為,在陸上風電領域,除金風科技和遠景能源外,其他大多數中國整機制造商是吊車租賃的強勢崛起主要依靠其本土市場。也正是在海外市場是吊車租賃的訂單獲取能力,使得金風科技和遠景能源相比其他中國整機商更具國際競爭力。
中國整機商金風科技和遠景能源躋身前四,且新增吊裝容量都突破10GW
在2020年全球市場份額榜單上,金風科技和遠景能源比上一年各進一位。金風科技全球新增裝機容量13.06GW升至第二位,遠景能源以10.35GW升至第四位。
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去年行業需求激增,導致頭部企業訂單飽和,其他風電整機制造商新增吊裝容量迅猛增長所致。
GE之所以能取代維斯塔斯躍居全球榜首,離不開其在美國本土市場裝機的迅猛增長。同理,7家中國企業躋身全球前十,也受益于中國風電市場去年搶裝潮所帶來的創紀錄裝機量。
潮水褪去,才知誰在裸泳。
對于整機商而言,裝機容量的多少只能說明一個方面,裝機的市場分布是否合理則是硬幣的另一面,因為這意味著利潤收入是否多元、市場風險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分解。真正的龍頭整機商應該具備在全球不同市場獲取訂單的能力。
中國風電市場貢獻了全球風電市場一半以上的新增裝機量,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整機商已經牢牢把控住了本土市場份額這塊最大的蛋糕,“得中國者得天下”再次被驗證。
像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這樣經歷過多個行業波峰、波谷周期變化的企業,顯然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在行業的“長跑”中也更具優勢
對于風電這一“長跑”行業來說,穩定性是致勝關鍵。在平價時代的新常態下,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將決定整機商的生死,也將重塑整機商競合格局。而快速迭代的技術研發能力、持續的降本能力、多元的全方案解決能力才是整機商長久平穩發展的關鍵。
。明陽智能與頭兩名的吊裝量差距有拉大之勢,曾經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本土市場是基石
今年榜單呈現的變化再次表明,本土市場是基石。2020年,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雙雙達到新增風電裝機容量新高,這直接促成了GE登頂和中國企業批量入圍十強。
。
。另外,6-10名均被中國企業包攬。
搶裝期間,水漲船高,整機商群體雨露共沾。進入常態化發展時期,受益于搶裝的“黑馬”整機商將受到更大挑戰,其成色也將接受檢驗。
3月10日晚,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2020年全球風電整機制造商市場份額排名。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96.3GW,相較于2019年增長59%。GE取代維斯塔斯坐上全球頭把交椅。
穩定性是關鍵
第二名遠景能源國內吊裝規模為10.07GW,同比增長了4.65GW,是2020年中國風電整機商新增吊裝增量最多的企業,這使其吊裝量接近明陽智能的2倍
國際市場拉差距
搶裝潮過后,中國市場的新增風電裝機將回歸理性。在“30·60”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平穩增長將成為常態。
從新增吊裝量絕對值來看,頭名金風科技2020年的國內吊裝量為12.33GW,是第三名明陽智能的2倍以上;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幾天前公布的2020年中國風電整機商新增吊裝容量排名數據,受補貼退坡刺激以及“30·60”雙碳目標的影響,2020年中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高達57.8GW,在2019年基礎上實現翻番。其中,陸上風電新增53.8GW,同比增長高達105%;海上風電新增4GW,同比增長47%。
(來源:中國能源報)
2020年,中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達到創紀錄的57.8GW。不可否認,中國風電整機商整體崛起與中國風電市場的強勁增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市場,前三大整機制造商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的市場份額集中度自2017年以來首次下降。2020年,這三家整機商的市場份額共計接近49%,相較于2019年降低13個百分點。其中,金風科技和明陽智能的市場占有率分別下滑7個百分點和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上海電氣、中車風電、三一重能等整機商市場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